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茜通讯员徐尤佳
11月7日立冬,民间习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图片来源CFP
立冬时节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中医认为,冬季阴气极盛,此时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此要在饮食、起居、运动、精神等方面进行调养。
虽然人类无冬眠期,但立冬养生能对之后长达三个月的寒冬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当下的养生应遵循“藏”的原则,日常起居应避寒保暖,早睡晚起,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适当加强营养,增加热量。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心血管等疾病发生。
衣:防颈寒,围巾立领戴起来
图片来源CFP
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医院针灸康复科专家建议: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另外,一条得体的围巾、丝巾或者披肩,也能帮助保暖。
入冬后,气温仍然处在剧变期,此时仍需要灵活增减衣物,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初冬时节的穿着最好以舒适、不出汗为宜。
住:早睡晚起,藏阳护体
图片来源CFP
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而阳气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顾护阳气。
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养阳的最简单可行的办法。进入冬季后,日短夜长,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睡可顺应天早黑阳气闭藏之早,晚起可应对天迟亮阳气升发之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肾病、胃病患者不宜贪黑、切忌过劳。
行:适度运动,多晒太阳
图片来源CFP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入冬后适度加强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由于冬季早晨气温低,人体皮肤毛细血管易收缩,容易引起血压的升高以及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因此晨练爱好者们可选择待太阳升起、气温升高后再出门锻炼,选择健走、太极拳、广场舞等温和的运动方式,运动前后要做充分的热身。
食:补阴养肾,御寒迎冬
图片来源CFP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进食高蛋白质食物补充能量,防寒保暖,但食材仍应以滋阴为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阳气潜藏,阴津蓄积,顺应这个趋势养阴,效果比其他时候要好。养肾阳宜食用羊肉、牛肉、韭菜、河虾、核桃、板栗、桂圆、枸杞等,阳虚畏寒者适宜当归炖羊肉汤。养肾阴宜食用海参、水鱼、熟地、沙参、玉竹、麦冬、百合、银耳、莲藕等食物。
每天都为吃什么烦恼吗?广兴堂国医馆的专家们建议,羊肉炖萝卜、板栗烧鸡、土豆烧牛腩、老母鸡汤、萝卜老鸭汤这些冬季暖心药膳可是很不错的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