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今晚报」
图①李成达(右一)在社区检查智能垃圾箱运行情况。
图②付村幼儿园孩子“七一”演出。
图③追梦太极队晨练。
天津北方网讯:“喂,刘大爷,请您把垃圾放进指定的垃圾箱。”
“学畔馨园3号楼2门有居民求助,请网格员立即到位。”
“薛从桂大娘的智能手表几天不在线了,请网格员提醒她戴好手表。”
……
这是西青区精武镇付村“智慧付村”多媒体平台发出的即时指令。在这个平台,值班人员每天24小时在岗,通过监控画面,同步观察、分析辖区内的动态,并指挥相关团队相应处置。这个平台,不仅是付村的指挥中枢和大数据中心,也是监控哨。村“两委”的工作现状、村集体的经济现状、村民们的日常诉求、村民的家庭状况、外来人口的资料信息等,都可以从中调取。“智慧付村”,大大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今年9月,付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当然,智能化管理仅是付村获得这一殊荣的理由之一。年,付村还当选为“全国文明村镇”,年,又当选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党总支被评为“天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个只有户“原居民”的乡村,已经步入城镇化,村民们住进了配套齐全的单元房,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全员享受村集体提供的“生老病死全过程福利保障”,身份也由村民到市民、向股民转变。
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是新时代的新课题。付村的实践,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样本。
1付村“凡尔赛”
据《付村志》记载:付村建村始于明代永乐年间,与天津卫同步。多年的付村,历史上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穷到什么程度?已经八十高龄的薛从桂大娘说:我公公婆婆那一辈,穷得揭不开锅,寒冬腊月连棉被都没有,大伙儿都是将就着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苦撑苦熬。新中国成立后,付村人的日子才慢慢好了起来。到我们这一辈,真就赶上了做梦都没想到的幸福生活了。再看下一辈,简直就是活在蜜罐里了。
付村,确是“富村”。早在年,付村就跨入“小康村”的行列。年,付村投入2.6亿元,兴建了现代化的小区。年11月,多位村民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电暖器一应俱全的楼房。付村人把小区定名为“富家湾”,公开“晒富”。
富起来的付村,继续造福村民。年,又一个现代化的小区“学畔馨园”建成,村里人均分配50平方米住房,一时间,付村人成了“房多多”。带记者在小区采访的村民刘铭楠说:我家分了6套房,这哪儿住得了?出租呗!周边都是大学,房子很好出租。一个两居室的住房每月元租金。我们村的很多人都把富余的房子出租了,一些老人“以房养老”,后顾无忧。
站在一旁的村支委李春萍接过刘铭楠的话说:现在村里最幸福的就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每月有元退休金、元失地保险金,年终还有元补助金。80岁以上的老人,生日都是村委会订制蛋糕送上门,再发元礼金。春节、重阳节,还有一份福利金。老人们的医疗费,在医保报销之外,再给予一定比例的“二次报销”。小区还有老年食堂,如果不想做饭,可以点餐,工作人员负责送餐上门。孩子们也很幸福,入托村里的幼儿园,每天只交10元饭费,剩下的都由村里补贴。孩子上学后,有校车接送。如果考上大学,村里还会有奖励,一本奖励1万元,二本奖励元,考上北大、清华,奖励2万元。
说到生活的舒适,李春萍说,你们看这个小区,配套有卫生所、幼儿园、湖景公园、体育场、图书室、商业街、警务室,前年又新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区按照“四清一绿”的标准,建立了物业保洁公司,24小时维护小区环境。每天早上还有“早市”,天天可以赶集,日常生活所需,不用出小区就能基本解决。至于其他公共事业和公共福利投入,付村在西青、在精武镇,都是走在前面的……
讲起付村人的富足生活,李春萍、刘铭楠满满自豪感,一脸“凡尔赛”。正在付村挂职锻炼的市委机关选调生李树林对记者笑道:城里人都在算五险一金,付村人却是“多金”人,你们往下采访,会发现付村还有很多幸福指数。付村人的“凡尔赛”,真是羡煞城里人。
2付村“辩证法”
每天早晨上班后,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成达都要主持召开“晨会”。在这个雷打不动的例会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汇报过去24小时的村情,村“两委”班子成员再根据汇总的情况,会商、布置新一天的工作,解决村民们的诉求,处置辖区内的大事小情。
眼下,付村的外来人口骤增,居民已近万人,形成了富家湾、学畔新苑等几个大型社区。老一辈人记忆里的“高台子”“土坯房”,已经变成了村史馆里的沙盘模型。如何治理好这样一个“小社会、大社区”?付村“两委”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实践。
年,新落成的党群服务中心运行,“智慧付村”基层治理平台上线。这个平台以党建为引领,将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创建了“一核三治”新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党团建设、经济运行、环境治理、养老服务、民生保障、医疗教育、网格管理、志愿服务等八个模块窗口,通过网络连线村民的家中,村民有什么需求,只用一个遥控器就可下单。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反馈的信息,随时接单、派单。村里还为多位老年人配发了监测健康指数的“智能手表”,谁有头疼脑热,信息即可反馈到大屏幕上,工作人员会及时联系医疗援助。这个平台也是“政务通”和“村务通”,村民坐在家中,就可以了解从中央到市、区、镇的政策决策,知晓村集体的一举一动,大到村里的年终决算账目,小到某项具体支出,事无巨细,一目了然。“智慧付村”上线后,成了村民们离不开的学习向导、生活指南、线上保姆。
付村的治理效能,体现在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上。为了方便居民办事,村“两委”在党群服务中心整合了多个网格,开通党务工作、民政残联、劳动保障、婚姻生育、文教卫体、信访投诉、维权维稳、土地房产、司法援助等多个窗口一站式服务,实现了生活服务全覆盖。
服务的精细化,给居民以温馨体验,直接提升了管理者与居民之间的亲和力和相互信赖。李成达说,人们的心气儿一顺,工作就少了许多障碍。村“两委”提的要求、发的指令,就有人愿意听,愿意服从。服务提升管理效能,管理促进服务优化,这是付村治理的“辩证法”。
乡村治理,要有刚性的制度保障,也要有柔性的辅助手段。这是李成达和他的同事们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悟出的“门道”。付村早在《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前便投入资金,采购了智能垃圾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他们依托“智慧付村”平台,对垃圾实施“一户一码”智能化管理。每户统一发放垃圾袋和含有该住户信息及分类垃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