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是I型牛疱疹病毒(BHV-1)引起的一种牛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高热、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伴有结膜炎、流产、乳腺炎,有时诱发脑炎、肠炎等。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牛阴道粘膜出血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也称牛疱疹病毒I型)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为有囊膜的双股DNA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抵抗力强。在4℃可保存1个月,37℃存活10天,-70℃条件下可存活数年。病毒在pH值6.9-9.0时稳定,在pH值4.5-5.0下可被迅速灭活。高温使病毒很快灭活,56℃25分钟即可使之灭活。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敏感。另外,0.5%氢氧化钠、0.01%氯化汞、1%漂白粉、1%酚类衍生物和1%季铵盐在数秒内即可使之灭活。在5%的甲醛溶液中也只需要1分钟即可灭活病毒。次氯酸钠溶液(相当于1.5%活性氯),毫升/米31小时、3%冰醋酸毫升/米31小时可灭活病毒。
本病主要感染牛,多发生于育肥牛和奶牛。任何年龄的牛都能感染,但以20-60日龄的幼犊最为易感。病牛和隐性带毒牛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牛的呼吸、鼻涕、眼泪、阴道分泌物和精液大量排出,易感牛接触被污染的空气、飞沫或与带毒牛直接接触、交配,即可传染。饲养密集、通风不良均可增加接触机会,所以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的舍饲期间。与放牧牛群相比,舍饲牛群的发病率高、病情重、死亡率高。在应激因素诱发下(如饲养环境发生很大改变),潜伏于神经节中的病毒可以繁殖、活化,并出现于鼻液与阴道分泌物中,所以隐性带毒牛往往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它们不显症状,却散布病毒,使得该病在牛群中长期存在,很难杜绝,有的病牛康复后带毒时间长达1年半以上。另外,现有的精液冷冻保存技术有利于病毒的存活,所以污染精液可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传播本病。一般牛群临床发病率为20%-30%,死亡率很低1%-12%)。但是对于患有脑膜炎型的犊牛而言,死亡率可达%。
临床上分为呼吸道型、结膜角膜型、生殖道型、流产型、脑膜炎型和肠炎型六种。这些症状时常交织存在,损伤程度略有不同。
(1)呼吸道型:为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病牛高热达40℃以上,咳嗽,呼吸困难,流泪,流涎,流黏液性脓性鼻液。鼻黏膜高度充血,有散在的灰黄小脓疱或浅而小的溃疡。鼻镜发炎充血,呈火红色,故有“红鼻子病”之称。病程7-10天,以犊牛症状急而重,常因室息或继发感染而死亡。死后主要病变为鼻道、喉头和气管炎性水肿,黏膜表面黏附灰色假膜。
(2)结膜角膜型:多与呼吸道炎症混合发生。轻者结膜充血,眼睑水肿,大量流泪;重者眼睑外翻,结膜表面出现灰色假膜,呈颗粒状外观,角膜混浊呈云雾状,流黏液性脓性分泌物。
(3)生殖道型:主要见于性成熟的牛,多由交配而传染。母牛表现为外阴阴道炎,又称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病牛尾巴竖起挥动,尿频,阴门流黏液性脓性分泌物,外阴和阴道黏膜充血肿胀,散在灰黄色、粟粒大的脓疱,重症者脓疱融合成片,形成假膜,甚至发生子宫内膜炎。公牛表现为龟头包皮炎,又称传染性脓疱性龟头包皮炎。病牛龟头、包皮内层和阴茎充血、溃疡,阴茎弯曲,多数病牛精囊腺变性、坏死,种公牛失去繁殖能力。
(4)流产型:怀孕母牛发病后常见到流产,怀孕6-8个月的母牛流产率最高。
(5)脑膜炎型:易发生于4-6月龄的犊牛,表现为流涕流泪,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兴奋和沉郁交替发作,口吐白沫,角弓反张,磨牙,四肢肌肉僵直,不停划动。出现神经症状的牛一般预后不良,死亡率高达50%。
(6)肠炎型:在发生呼吸道症状的同时,出现腹泻,甚至排血便,病死率20%-80%,多见于2-3周龄的犊牛。
科丰兽药连锁店推荐用药:(结合临床症状搭配使用)
科丰兽药连锁店聘请国家执业兽医师、中国兽医协会会员,为您的科学养殖全力保驾护航!学习科学养殖技术长按图片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