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红楼梦群芳图在津首发,宝哥哥又叙红楼
TUhjnbcbe - 2021/5/5 18:01:00

首发仪式嘉宾合影△

日前,天津市著名画家彭连熙工笔精绘的《红楼梦群芳图》纪念封在津首发。我作为彭老师的忘年交,和天津红学会的老朋友,专程赴津给他站台。

以下综合了我接受天津《今晚报》采访的记录,一来说说我和天津红学会的渊源,二来谈谈我对《红楼梦》传播、翻拍的些许看法。

我看天津红学会

客观地说,即便从全国角度来看,天津红学会都做得有声有色。

我切身感受到,天津红学会透露着一股凝聚力。因为每次来天津,我都觉得天津红学会组织的活动很热闹,热闹且不作秀,让人觉得很真诚,容易打动与会的嘉宾。

学会是学术性的,并非官方性质,若没有赵建忠会长自身的人格魅力,没有对红楼梦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是做不好的。天津红学会在他的带领下,团结了一大批天津的文化学者。

左起:彭连熙、王敬、欧阳奋强△

也是通过他,我也认识了一大批与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学者,和大家成为很好的朋友。所以这次彭连熙老师《红楼梦群芳图》纪念封在津首发,我一定要过来助阵。

彭连熙老师赠画△

《红楼梦》的传播形式

原来传播《红楼梦》的途径比较单一,读者要么看原著,要么看专家点评,有的点评晦涩难懂。以致于红楼梦这只“堂前燕”,不太容易“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学”是由一部小说引起大家自发研究的学问,是一门大众学问;现在传播手段多样了,不仅仅是借助文字,书、画、语音、视频……都可资利用,使之大放异彩。

我认为传播《红楼梦》,不应仅停留在纯学术研究的、写几篇论文的层面,而应该有更接地气的方式。

比如建忠老师的书,不像原来的老学究写得云山雾罩,而是通俗易懂:

又如彭连熙老师用画的形式,宣传红楼梦:

还有王扶林导演拍87版《红楼梦》,虽然囿于当年的资金和技术问题,但他克服阻难,用影视剧的艺术形式,拍出了一个深入人心的普及版《红楼梦》:

一如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所言,《红楼梦》首先是一部文学作品,而不应是一部学术作品。所以王扶林导演秉持“说人话”的创作原则,而非将红楼梦导向深奥,才能拍出大众喜爱的作品。

但王导演一直和我说,我们自己不要说87版《红楼梦》是经典,因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它的的确确存在着缺憾和不足。

由于87版《红楼梦》太偏向现实主义,《红楼梦》魔幻浪漫的一面就难免消减了。比如“太虚幻境”,在电视剧中就没有呈现出来;“绛珠仙草”、“一僧一道”这些神话色彩,也疏于演绎……

只是对比之前的作品,87版《红楼梦》在剧情、人物造型、场景服饰都更接近原著,这可能也是读者和观众认可它的最大的原因吧。

我看《红楼梦》的翻拍

名著不是一次性的,它一定具有永恒的魅力。《红楼梦》一定还会有人再拍,我觉得不毁经典,别把“贾宝玉”说出“张宝玉”、“李宝玉”就可以。

只要是真心热爱红楼梦,完全可以适当加工演绎。影视剧不是小说,而是一种采撷小说精华,抓取人物性格、关系特点,在荧幕上集中表达的艺术形式。

当然,目前从上到下对名著翻拍的态度都比较谨慎。一则是大家普遍有敬畏之心,不轻易去碰它;二则是上头审查比较严格,要对观众负责。如果不是这样,这些年十个红楼梦都出来了。

我相信,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优秀团队去演绎《红楼梦》。超越87版《红楼梦》是正常的,不超越才不正常,因为大家都在成长和前进。

每个人宣传中国文化、推广红楼的形式都不一样。可以是影视剧,可以是文字,可以是画作、可以是戏曲、可以是朗诵……

只有大家各尽其情,各展所长,才能百花齐放大观园。

欧阳宝玉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梦群芳图在津首发,宝哥哥又叙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