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今晚报报道我区为基层减负工作
和“武清好人”谭美华事迹。
一起来看看吧
∨
武清区杜绝文山会海为基层松绑减负
把时间和精力让给为群众办实事
基层点赞“无会日”
会议文件少了,实际行动多了;打电话要材料少了,走出机关下沉一线多了……提起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上的变化,武清区各镇街的基层领导干部感触颇深。
“过去会议多、接待多,有时候一份文件要找领导签字,没个一两天都‘堵’不到人。”武清区东蒲洼街道办事处*建办主任周振响对记者说,“如今区里推行了‘无会日’,加强了会议统筹、提高了工作效能,让领导能够集中时间更多地研究具体工作,抓落实了。”
周振响所说的“无会日”是年7月武清区委在《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中推出的一项举措。
武清区委分别从区级领导同志、职能部门、镇街园区3个层面召开座谈会,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找到基层面临的痛点、难点,出台了《措施》。文件聚焦解决文山会海问题、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重点内容,提出了22条具体工作措施。
“我们在《措施》中特别提出建立会议统筹管理机制,将每周二定为全区‘无会日’。同时进一步明确,要求镇街、园区有关人员参加的全区性会议活动,应提前一周报区委、区政府,未经批准不得召开。对于专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不要求各单位‘一把手’参加,如有需要参加,报区委、区政府批准。”武清区委督查室专项督查科干部卢鑫介绍说。
负担减少效率提高
在文件的审核把关上,武清区也做出了一系列详细规定,比如:对上级已发至县团级的文件,没有新举措的,不予发文;与上级文件内容重复达到40%的,实行退文处理,重新修改;内容重复达到60%的,一般不予发文;部门或部门联合发文能够解决的,不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行文等。
“自从区里狠抓基层减负之后,办公耗材开销明显减少。不仅在街里,下面各个社区申请的打印纸、硒鼓等办公用品开支也明显下降。”这是镇街办公室干部的实际感受。
继《措施》之后,配套出台的《武清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列出正、负面清单各28项,为进一步规范减负工作提供了标准和指南。年,武清全区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同比分别减少41.8%、47.8%;年1-3季度,全区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分别占全年总目标数29.9%、67.3%,会议、文件数量持续精简。
与此同时,武清区还剑指“偷走”基层干部时间的各种检查。该区开展督查检查考核规范管理工作,砍掉不必要的考核,合并可以合并的检查,最终年度督查检查计划仅余9项,同比减少88.7%。
负担少了,效率高了,干部群众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人民网的书记留言板、区长留言板,北方网的“*群心连心”“政民零距离”都是百姓熟知的民生问题办理平台。周振响说,过去因为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在处理一些群众投诉问题时,有些干部只能通过电话和群众沟通,服务效果肯定会打折扣。如今,干部们有了更多时间深入基层,面对面为百姓解决问题,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也有了大幅提高。不仅如此,区里针对多个网民留言平台常常出现同一问题重复投诉的现象,专门由一个部门对各类平台进行整合,不仅避免了多头发文,对基层来说也避免了同一问题多次回复,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减负不是减工作
一提到减负,一些人认为可以歇歇脚、喘口气。这显然是对好政策的一种误读。武清区委督查室主任杨静表示:“减负绝不是减担当、减作为,减负是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用于干事创业、推动发展。”
为了保障政策的执行,不让“好经”被“念歪”,武清区委在区直部门、镇街层面选取部分单位作为联系点,定期观测各部门减负落实情况,定期对违反减负规定要求的单位进行全区通报。对于其中反复出现问题的16家单位,由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对相关单位“一把手”进行了约谈。通过约谈和通报,各单位对减负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近期通报的问题个数和单位家数明显减少。
“作为中办督查室设在天津的唯一一个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观测点,我们将继续按照区委提出的做好真实数据‘统计员’、工作运行‘分析员’、向中办直报‘通信员’、潜在问题‘预警员’和及时报告市委发现问题‘报告员’的要求,不断深化拓展减负工作效果,将基层*员干部从各种羁绊中解脱出来,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杨静说。
本报记者田莹
“武清好人”谭美华20年如一日
为村里老人和困难村民义务理发
一推一剪都是爱凡人善举暖人心
在本市武清区豆张庄镇来家庄村,提起47岁的谭美华20年如一日为村里的老人和困难村民义务理发的事情,村民们个个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日前,谭美华被评为年第三季度“武清好人”。
义务理发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来家庄村采访时,在距离十字街不远处,找到了谭美华的理发店,一间面积仅10平方米左右的门脸房。说起谭美华的理发手艺,还要追溯到年。那时候她只有17岁,初中毕业后,她在本市一家美发培训班学习美容美发。学成之后,她来到镇上一家理发店当学徒,从最初的给师傅们打下手到给顾客洗头发,再到能独立给顾客理发,10年过去了,谭美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理发师,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理发店。从20年前,她就开始为村里的老人义务理发。到她店里来理发的几位老人告诉记者,村里的老年人多,大家原来常因为理发店比较远而感觉麻烦,自从有了谭美华的理发店,而且还为老年人义务理发,大家都收获了一种幸福感。
上门服务
在店里为几位老人理完发,记者跟随谭美华来到68岁的东中汉家为他上门理发。“美华是个热心肠,20年了,差不多每隔一个月,她就带着工具上门来给我理发。”东中汉告诉记者,虽说是义务理发,但谭美华仍会尽心尽力去将这件好事做到极致。看到一些常年卧床的老人洗头不方便,她每次理发后都要帮老人们将头发清洗干净,再用吹风机把头发吹干。
村里有十几位行动不便、卧病在床的老人,谭美华心里仔细地记着每位老人需要理发的日期以及每个老人理发时应该注意的事情。在谭美华提供上门理发服务的老人当中,有的患有老年痴呆症,有的是智障残疾人,她从来都没有嫌弃过,仍是一如既往地定期上门为他们理发。
家人支持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20年间,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老人享受过谭美华的义务理发。“从20多岁开始义务理发,美华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村*支部书记信素奎说。对此,谭美华则红着脸笑呵呵地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还有许多人都是我的长辈,看到他们头发剪得干净利索,我心里就特高兴。再说,家里人都支持我,我就更应该坚持下去了。”据介绍,谭美华的公婆都是村里的老*员,对谭美华为村里的老人和困难村民义务理发的善举全力支持。此外,在爱人崔庆东的支持下,谭美华还建立了“我爱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