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今晚报推出西青专版小康路上一个也不
TUhjnbcbe - 2021/1/16 1:17:00

《今晚报》

12月14日出版的《今晚报》专版刊发了系列深度新闻特稿“西青区: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报道了近年来西青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扎实做好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局囿于穷,冀以小康。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西青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要求,秉持紧密精准对接、实施精准帮扶的思路,西青区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制定帮扶政策,落实帮扶举措,压实帮扶责任,注重帮扶实效,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真情,落实好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西青力量。

目前,西青区对口帮扶的河北省承德平泉市、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均已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同时,全区还扎实做好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了18个困难村“三美四全五均等”各项帮扶任务,确保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结硕果?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斯也克乡吉日木提热克村,35岁的阿米娜独自带着3个孩子生活,由于家中人口多、经济负担重,阿米娜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今年春天过后,村里的库尔班扶贫手工坊正式投用,经过简单培训,阿米娜正式上岗。

传统的手工织布机在现代都市已不多见,而在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新疆和田地区,很多人依旧延续着这种古老手工。相对于工业制品,这些传统手工品更具有文化底蕴和别致风格,特别受到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的追捧,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由西青区援建的“库尔班扶贫手工坊”,便是在此背景下培育出的新型扶贫项目。经过先期试点,今年,于田县的26个重点贫困村均建设了库尔班扶贫手工坊,打造居家直产、居家直播、居家直售的“三居三直”模式,按照“一村一品”的风格,开发8个系列产品,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脱贫。

“女人需要带孩子,老人行动不便,都不适合外出打工,像阿米娜这样,他们到村里的手工坊上班,只需简单培训就能上岗,每周还能获得至少元收入,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摘帽。”和田地区于田县斯也克乡*委书记刘新会说。

整合帮扶资源持续加强组织领导,瞄准任务指标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交流交往交融,加快推动落实,像库尔班脱贫手工坊这样,直击“痛点”疏通“堵点”的好策划、好创意、好项目,西青区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还推出了不少。

“落实挂牌督战任务、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责任大、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聚焦各项任务要求,精准发力,不断巩固扩大战果,取得较好成效。”在市政府新闻办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西青区委书记李清表示,近年来,西青区举全区之力,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试点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实现了“五个率先”。

一方面,是在全市率先搭建了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区财政投资余万元,改造建设面积平方米的西青区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绿色通道体验店,建设扶贫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和受援地优质农产品前置仓,设立4个受援地农产品销售专区,有效推动受援地优质农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部队;另一方面,是在全市率先建立受援地农产品应急消费扶贫机制,先后为于田县、景泰县解决了于田大枣、旱沙地西瓜等.14吨优质农产品滞销难题。同时,在全市率先开创“津陇一家亲”旅游消费扶贫模式,区领导带头参与,自年5月25日正式开通,到9月29日结束,累计共发团组44个,赴甘肃麦积区、景泰县开展旅游扶贫,组织全区*政机关干部、社会各界群众人参与,人均消费多元;今年8月1日,又开通赴河北平泉市的旅游扶贫线路,累计接待社会各界旅游扶贫人员人。在此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创立了“三居三直”产业扶贫新模式,通过在挂牌督战村建设库尔班手工坊,实现居家直产、居家直播、居家直售,为贫困户创造更多的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目前,已建成库尔班手工坊25个并投入运营,开发设计了包括于田三宝、民族厨房套装、特色摇扇等8个系列30余种特色产品。此外,还在全市率先由区长走进直播间,为受援地农产品网上直播带货,今年5月21日,区长白凤祥同志在全市率先走进津云抖音直播间,参加“老乡别急,我们帮你”消费扶贫公益活动,直播两个多小时有近10万网友观看,至直播结束销售额超过万元。

制定详细帮扶政策,实现“智”“志”双扶,强化产业合作,深化交流交融。近年来,西青区在开展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的过程中,持续发挥双方区位、资金、技术及人才优势,形成规模化、产业化集聚优势。甘肃省景泰县红水镇红沙岘村的沙漠产业园,就是发挥双向优势特长,帮扶取得实效的缩影。

“年3月开始开辟试验田试种,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见了成果。”天津学香果蔬有限公司是来自西青区的企业,其“津柳早红鲜桃”特色品种,在业界享有盛誉。近年来,该企业与受援地合作,引导、指导受援地试种“津柳早红”新品种桃树,长势喜人。公司总经理王庆龙说,“今年的丰收季,沙漠产业园11个大棚内,超1.7万株桃树已经挂果,品种优良,从四月中旬起便已经开始成熟上市。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沙漠蜜桃挂满枝,让一棵棵桃树,成为甘肃人民的‘致富树’,让一颗颗桃子,成为津甘两地人民的‘幸福果’。”

数据显示,目前,津柳早红鲜桃已经在甘肃省麦积区、景泰县,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达到多亩。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才选派、加大资金支持、推进产业合作、促进消费扶贫、深化劳务协作、实施结对帮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挂牌督战,西青区从九个方面入手,逐一推进、一项不落。近年来,区*政主要领导同志13次带队赴受援地调研考察。全区累计向四个受援地选派*政干部16名,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名。累计向四个受援地提供财政帮扶资金共计6.0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共个,累计带动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累计为受援地新引进、注册企业25个,实际投资额万元,相关产业项目累计带动1.8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全区共完成消费扶贫任务4.61亿元,带动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受益。

?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扎实推进?

单人富,不算富,乡亲都要走上致富路;一村强,不算强,村村均需成为小康庄。

丰收季刚过,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的乡亲们,个个喜上眉梢。喜的是,村里的万亩蟹稻田,今年再次迎来了丰收;喜的是,村里的“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项目,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宾客盈门;喜的是,村容村貌大变样,过去脏乱的老村旧庄,如今变得生态宜居。

短短3年的时间,第六埠村的两委班子、产业结构、村容村貌实现了大变样,村集体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这是西青区扎实做好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典型代表之一。

年8月,西青区从全区个行政村中,倒排18个相对困难村,启动新一轮结对帮扶。按照村庄美、环境美、乡风美,产业带动帮扶项目全覆盖、有意愿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就业服务全覆盖、水电供应全覆盖、户厕改造全覆盖,教育资助城乡均等化、医疗救助城乡均等化、住房安全均等化、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便民服务城乡均等化“三美四全五均等”的帮扶标准,西青区坚持以责任、动员、政策、资金、督导、管理等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政策供给、精准靶向施策,六大体系全面压实,为坚决打赢结对帮扶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其中,压实组织领导体系,层层落实帮扶责任,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启动伊始,西青区就成立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套班子联动,23家成员单位协同;压实工作动员体系,凝聚帮扶攻坚合力,在市级机关选派9名驻村干部的基础上,区内选派21名处、科级干部驻村帮扶,开展“万名*员联万户”活动,*员干部每日联系服务困难村低收入群体,推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方面要素向困难村集聚;压实政策支持体系,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相继制定出台30个政策指导性文件,统筹协调35家帮扶单位制定行动方案,以“发点球”式的精准救助政策,做好“救急难”工作;压实资金保障体系,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万元的帮扶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压实督导指导体系,推进任务落地落实,定期组织开展走访调研和常态化明察暗访,确保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工作层层到位,形成推动帮扶的强大合力;压实干部管理体系,坚持严管厚爱并重,将干部教育、培养和使用,融入帮扶工作各环节,增强驻村干部做好帮扶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增强驻村干部在岗有为的工作定力。

坚持干在实处,确保走在前列,西青区从困难村基层治理、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四项保障”等方面均衡发力,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方面,基层治理能力,实现全面提升。结合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优配强18个困难村“两委”班子,实现“一肩挑”,组建18支*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十有”标准,全面完成18个困难村*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建引领基层治理得以全面落实,全区18个困难村,在年全部被评为“五好*支部”“文明村”“平安村庄”。

另一方面,集体经济实力,取得长足发展。根据各镇产业特色、区位特征和镇村规划实际,全区先后投入财政资金4亿余元,重点实施产业帮扶项目,全部完成区级验收,部分项目已产生经济效益,年,18个困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到5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6万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在此基础上,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全区累计投入约9.8亿元,分类实施了涵盖村内道路硬化、街道路灯修建、村庄植树绿化、能源清洁化改造、健身广场建设、污水管网铺设、公厕户厕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的“六化六有”基础设施帮扶项目,18个困难村全部达到“美丽村庄”创建标准。

此外,还实现了生活困难群体的应保尽保,坚持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精准识别、精准认定、精准救助,在全市率先创新,实施了阶梯式精准救助,提高特困供养、低保、低收入对象救助标准,惠及群众余人,做到了应保尽保。

时值隆冬,津城内外一派银装素裹,正是冬季植树大好时机。

西青区王稳庄镇绿色生态廊道小泊片区,37.3亩扶贫协作纪念林内,来自新疆于田县,甘肃省景泰县、麦积区,河北省平泉市的特色苗木,既可观花、又可观叶,既能结果、又能闻香。

在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扶贫协作纪念林,既是对西青区扶贫工作的成果展示与纪念,把西青区携手受援地脱贫攻坚的印迹永远镌刻在西青大地上,又是西青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西青生态屏障建设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行动。

此刻,这些刚刚栽植不久的特色苗木,正在扎深根系,厚植沃土。

此刻,这些来自受援地的特色苗木,正静待春色,感悟西青区的春华秋实。

来源:今晚报

往期推荐:

中共天津市西青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以案促改以责促干以治促为以学促行——西青区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

西青区举行“十四五”规划建议*外人士征求意见座谈会

点亮屏幕看西青!“十四五”西青要干这些大事

一图读懂

西青“十四五”解码:建强区绘新局创新大美西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晚报推出西青专版小康路上一个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