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作为报刊杂志零售发行的重要终端,既方便了市民生活,又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化氛围。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一些报刊亭不是已经关闭,就是改为他用。这些报刊亭遇到了哪些经营难题?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说话的人是一位邮政报刊亭的经营者,她经营的报刊亭坐落在中山门地铁站出站口。在别人看来,地铁站口还毗邻着中山门公交站,在此过往的人很多,生意一定不错。但是这位经营者却告诉记者,现在报刊杂志越来越不好卖,每天早上6点多她要赶在报刊配送员来之前开门,一直到晚上8、9点钟才回家。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多块钱,生意不好的时候,一天只赚几十块钱。所以她打算下个月就不干了。
据了解,目前本市市内六区共有报刊亭多座,除了已经关闭的多座外,还有多座已经改为它用。像“烤鸭报刊亭”、“肉夹馍报刊亭”、“炸串报刊亭”随处可见。记者采访了几位经营者,发现大部分都是从原经营者手中转租过来后,直接改为它用,不再继续卖报。一位将报刊亭改为早点铺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在接手以前,这个报刊亭就已经闲置,看着地理位置还不错,他才租过来。
报刊亭为何不再卖报?首要原因是买报看的人少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便捷、快速、碎片化的“无纸阅读”,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纸媒阅读人数日益下滑。报刊亭的经营者对此深有感触:
由于新媒体、互联网等对传统纸媒的冲击,作为纸媒发行终端的报刊亭,其实际承载的报刊销售功能被严重削弱。但记者调查发现,报刊亭陷入生存困境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据了解,目前本市多座报刊亭分别由出版局、邮政公司、天津日报及今晚报管理,四家报刊亭管理形式不同,邮政公司报刊亭属于委托经营制,其他三家属于承包租赁制。邮政公司会根据报刊亭的地理位置给经营者派发3千到1万的报刊销售任务,同时规定报刊亭经营者不可随意更改报刊亭用途。新华中学公交站旁一家邮政报刊亭经营者告诉记者,目前报刊杂志销售量一般,所以邮局派发的任务量成为他们经营的压力之一,也曾经想过放弃。
这位经营者告诉记者,为了让报刊亭能继续经营下去,邮政公司同意他们加入香烟、饮料销售以及电动车充电站、手机充值卡等便民业务。
而以承包租赁方式管理的报刊亭变化就更大了。一位天津日报报刊亭的经营者告诉记者,最初她租亭子只是卖报,但是后来经营不下去,只能将报刊亭转租。
这位经营者说,她是嫌租报刊亭的人糟蹋亭子,所以租期结束后,将亭子收回,自己先卖些烟、水、饮料等,如果有更合适的人来租亭子,她再转租。
多座报刊亭,一半以上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这是不是代表报刊亭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呢?南开大学滨海发展研究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康*认为,在一座城市中,报刊亭、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是否到位,是公共文化服务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在这个意义上,报刊亭没有理由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缺位”。
康*建议减少报刊亭数量、调查百姓需求、统一管理、优化报刊亭功能,是报刊亭管理者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记者从市容部门了解到,本市正在对报刊亭进行更换,通过智能报刊亭的新功能,发挥其城市符号的作用。智能报刊亭研发公司天津炫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浩介绍说,新型智能报刊亭增加了免费WiFi功能,通过亭身一侧的智能显示屏,市民可随时浏览查阅旅游导览、天气预报、邮政业务、下载手机APP等。
市邮政公司报刊发行局零售部主任张斌认为,智能报刊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市民对报刊亭的
除邮政公司外,记者从市容部门了解到,目前,各产权单位正在按照行政许可点位,进行所属报刊亭的制作和设置工作,对设置不合格的他们将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无主报刊亭将被取消设置。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孙兵认为,此次智能报刊亭的更换提升了报刊亭的功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求,报刊亭今后发挥的功能更多的将是城市文化和信息的传播。此外,孙兵教授建议报刊亭的管理部门下一步还应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通过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防止私自改变经营范围的情况回潮。
报刊亭遇到生存危机,虽然有新媒体、互联网冲击等客观原因,但管理不到位、服务跟不上等也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报刊亭要想生存下去,也需要不断转型升级、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弃旧扬新,才会真正发挥出“互联网+”时代报刊亭应有的作用。热点面对面,在交流对话,深入求证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感谢您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