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李伯祥代拉侯耀文,侯宝林精心策划的京津
TUhjnbcbe - 2024/2/18 8:56:00

马三立侯宝林是相声界公认的泰山北斗,马志明侯耀文也是星二代中数得着的名家好手。两家在艺术上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在为人处世上却大相径庭。

马家不好交际,马三立清净淡泊,马志明生冷蹭倔;侯家好交朋友,家里暖壶里的水随时能沏茶。

虽然性格上差异较大,但两位大师在人情练达世事洞察这方面都是绝顶高手,尤其侯宝林大师。

晚期的侯宝林与其说是艺人,不如说是一个高明的社会活动家,行业掌舵人。他被身上的各种头衔所禁锢,言论上举止上不得自由,很多时候不得不跳出个人范畴,站在行业的高度做出决策。

特殊的身份磨炼出高超的智慧,侯宝林大师在促进行业团结、帮扶困难同行等方面有非常高超的手腕,比如于世猷事件。

于世猷跟马季同时进入中国广播文工团,得刘宝瑞、侯宝林、郭启儒、郭全宝4位大师口传心授,一块拜入侯宝林门下。

于世猷最初跟马季合作,一度是青年演员中最火的一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于世猷70年代犯事进了监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侯宝林是怎么做的呢?登报解除师徒关系,于世猷不再是侯宝林徒弟;收于世猷为干儿子,日后方便安慰照顾。

逐出师门是为了保护行业,告诉社会大众相声界不欢迎这样的人;收为干儿子,表示相信于世猷是被冤枉的,同行不要妄想攻击他。

于世猷出狱后没搭档,演出少,侯宝林为他寻找舞台机会。收徒师胜杰后侯宝林找他谈话,说你有一个师哥,能耐大,没搭档,一直没机会登台表演。你现在演出多,有机会你就带着他。

扭脸找于世猷喝酒,说刚收了个徒弟叫师胜杰,人聪明,活不瓷实,有机会你替我教教他。他来电话你就接,让你去你就去。

这就是侯大师的智慧,既给徒弟找了饭辙又照顾了对方尊严。

侯大师最令人叹服的手笔,当属临终时所谓的“托孤”。年侯宝林先生病逝,去世前急招李伯祥进京,有大事要交代。

李伯祥一听不敢含糊,二话不说直奔北京,遗憾的是那年头交通不便利,医院的时候侯先生已经故去。但大师的意思李伯祥明白——代拉侯耀文。

侯耀文拜师的事比较曲折,网上流传着多个版本,结果都是一样的:侯宝林出面搞定。至于为什么临终前才办妥这就不得而知了。

年李伯祥承侯宝林遗愿,在天津“中国大戏院”纪念赵佩茹诞辰80周年演出活动上正式举办拜师仪式,以掌门大师兄的身份收侯耀文为师弟。

看似寻常的举动却凝结了大师一生的智慧。侯宝林这一招实在太妙了,可以说一“计”算定30年。

站在行业的高度,侯宝林希望缓解京津两地的恩怨,促进同仁团结。50年代以来京津两地矛盾不断,关系紧张,张寿臣、高德明等大师级艺人都曾亲自下场“论战”。其中侯宝林受到的指摘是最多最严重的。

让侯耀文拜师天津籍艺人颇有点“和亲”的意味,也是告诉天津同行北京艺人没有看不起你们的意思。过去的种种一多半是媒体作祟,大家不要互相攻讦了。

站在家族的角度,侯宝林也是在为后人铺路。相声的指挥部在北京,家底子在天津,侯宝林比谁都明白。所以相声的出路一定在天津,侯耀文要想在行业里如鱼得水得贵人相助,就必须跟天津同行搞好关系。

拜入赵佩茹门下,又是李伯祥代拉,侯耀文的人缘无形中涨了不少,天津同行看着也喜欢,毕竟也算半个天津人了。

再者说赵佩茹名气大地位高,到哪都能镇得住,天津同行看赵佩茹面子也不会刁难侯耀文。大师算得实在是太准了。年郭德纲跟天津同行闹翻,引起后者对侯耀文的不满。但仰仗父亲萌荫,即便双方闹得接近撕破脸,侯耀华仍能走动天津拜见同行,把快要破裂的关系补救回来。

对于大师的这个做法,李伯祥是心服口服,每每提起来都格外激动,说师叔是给自己提份,既提升了自己在行业的地位和威信,又肯定了自己的人格和艺术水平。李伯祥几十年不忘大师的好,对侯耀文自然会鼎力相助。

相声艺人一向处江湖之深而远离庙堂,一是行业性质使然,二来鲜少有人有这种大智慧。侯宝林在这方面是相声界第一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伯祥代拉侯耀文,侯宝林精心策划的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