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考教资热还需冷思考
TUhjnbcbe - 2024/4/22 18:32:00
马齿苋能治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9346788.html

本文转自:今晚报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10年间翻了66.5倍,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参与到教师岗位的竞争之中

“考教资热”还需“冷思考”


  上周末,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在全国开考。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年的.2万人次,10年间报考人数翻了66.5倍,教师资格考试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教师资格证只是进入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工作的“敲门砖”。为什么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报考教师资格呢?特别是越来越多非师范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涌入这一赛道,是否意味着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因此变得“拥堵”了?社会对于“名校博士任教中学”的话题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浪费资源”,是在为学校“撑门面”,也有人说他们的学识的确有助于学生进步成长。


  带着诸多问题,记者展开了专题调查,探究从“考证”到“上岗”,从做老师到做好老师,这条路到底有多远?


  “考教资”为何这么热


  肖潇(化名)是天津师范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非师范类专业。目前她正在全力以赴准备研考,同时刚参加过今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证就像块‘敲门砖’,想当老师没有它就是不行。”肖潇形容说。


  今年下半年教资考试的报考人数激增颇受
  “考教资热”的背后是“教师行业热”。眼下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又叠加新冠疫情因素影响,同时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国家在编制上也予以优先保障,让不少人
  看招聘信息,多地中小学校为教师开出丰厚高薪。如广东省深圳市某校开出20余万元年薪,全日制博士再奖励20万元,此外,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每个月达1.2万元以上。又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年薪60万元招聘教师”的新闻登上热搜,除了为清华、北大毕业生开出丰厚年薪外,用于住房、安家等方面的补贴也相当诱人。


  “鸟择良木而栖,人择高薪而去”“重赏之下,必有博士”,广东实验中学就设立了中学博士工作站,并一口气引进7名博士,往后每年都要引入博士10人以上。学生们对教师的知识涵养、综合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对优秀人才有着更强烈的需求。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的改善至关重要。


  面对竞争,一些地区在考教师编制时会为师范类本科生开辟“绿色通道”。如南京市的招考公告中明确表示:本科毕业生报考的条件限制为“师范类专业”,而非师范类本科生只可报考部分远郊区的教师编制;对于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条件则有所放宽,并不限定专业,这也就让很多想做教师又非师范类专业出身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挤进了这一赛道。


  “政策倾斜是一方面,关键还得自身强大。”肖潇的观点代表了一批考生。她说:“名校背景、高学历在求职时肯定具有吸引力,但做教师还是要把课讲好,把学生们的活力调动起来;老师既要对知识融会贯通,更要让台下的学生能充分吸收,这是需要教学方法的。”肖潇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非师范专业出身,虽然平时有机会登台讲话,又是一位敢于表达的外向型姑娘,但终归对师范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有所欠缺,因此她的考研方向选择了师范专业,目的是尽快把短板补齐。


  除了对职业的向往,考取教师资格证相对容易也让很多人“慕名而来”。“为什么注册会计师考试、医师资格等考试不会出现千万人报名的场面?因为它们很难!没有经过多年的专业攻读,连题目都看不懂。”肖潇说,“但教师资格考试相对容易,准考的门槛不高,题目偏文科,专业性也并非高不可攀。突击复习一段时间,是有可能通过的。”


  取得教师资格证,距离能真正成为老师还有多远?“如果把当老师当作一场百米赛跑的话,教资考试仅仅是发令枪响的一刹那。”肖潇说,“接下来还有挺长的一段路需要冲刺呢,那时才是和这些名校硕士、博士同场竞技的时候。很多人说考教资很‘内卷’,其实真正的‘内卷’远未来到。”


  教师行业的压力需
  “看看我校今年七年级的班主任简历,您就知道什么叫‘内卷’了。”一所中学高三年级班主任迟宇(化名)是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看到其他同事的简历,他不禁发出感叹。该校今年七年级共招生20个班,其中对外公布学历的班主任有6位,这6位老师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其中大多数是硕士,还有一位是博士。而在该校发布的招聘启事中写明,起步学历是硕士及以上学历,同时对海外留学背景的人士敞开大门。


  迟宇同样经历了从考教师资格证、考教师编制再到入职教学的过程。他说:“纯粹为了考资格而去考资格,即便拿到资格证以后,也未必能够真正地当教师。所以面向教师的资格考试、招聘录用考试,主要还是要看实践能力、看教学能力。说白了,你得真正站上讲台,还得讲得通透。”


  迟宇说,他是在天津师范大学读本科期间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当年同时参加面试的同组考生中,两位是“”高校硕士,一位是“”高校本科生,而他却抽到了一道相对较难的试题。仅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他要把一个历史事件中最精彩的段落梳理清晰,将背景、原因、条件以及产生的意义讲明白,还要有临场发挥,以应对考官的突然提问。“这主要看你对本专业知识是否足够掌握,是否会讲。这时,师范专业背景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迟宇说。


  做教师不仅要有高学历,关键是得有好体力。迟宇正在从事着高三班主任岗位的工作,他终于体会到了这份辛苦。


  作为高三班主任,自新学年开学以来,迟宇每天下班时间都在22时左右。如果赶上组织学生测核酸的日子,他每天早晨5时许就要起床,6时许就要到校做相关的准备;一天两节大课,一讲就是半天;中午是答疑时间,除此之外要应对学生和家长提出的各种琐碎问题,不时还要为毕业班的学生舒缓一下紧张的心情。


  “以上都是小事情,教学效果也有压力!”迟宇说,“如果教学成绩横比下降,或出现重大失误,教师会上会被点名批评,还要被组长、主任,甚至校长约谈。层层压力传导下来,我还不敢给学生施加太大的压力,只能从老师自身找原因。”


  “都认为当老师收入稳定,还有三个月的寒暑假,‘围城之外’的人看到的仅仅是表面的轻松与风光,其实寒暑假期间老师们的值班、教研一样不能少。”迟宇说,“我今年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送走这批学生,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婚姻大事解决了,我毕竟也27岁了。”


  考教资证的人都有一颗做老师的心,但真正做老师的人则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迟宇作为男教师,不可能天天把“爱”字挂在嘴边,但他要在这些“00后”学生中“立好暖男的人设”。只有“人设”立得稳,才能吸引学生们的目光,教学过程才可能顺畅。


  今年是迟宇上班的第三年,在过去两年里,他一直是学生们评选出来的“喜欢的老师”之一。“‘暖’和‘严’这中间的分寸必须拿捏好,既要有教师的威严,又不能不亲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不是白学的。”迟宇说。


  做老师首先要爱学生


  那么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又会如何看待“考教资热”这一话题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教育、创新的内容有很多亮点,着重强调了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天津民族中学党委书记刘芃表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吸引优秀的人才从教,应该是全社会的共识。教师这个行业本身,应该由社会同年龄人中比较优秀的人来从事。”


  刘芃参与了今年教资考试的监考工作。看着这么多后备力量正在为此而努力,她感慨道:“今天有这么多各学科的人才涌入赛道,自然更容易选拔出适合于教师岗位的优秀人才。”同时她也看到了“师范类专业”的专业优势,仅仅懂得理论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教好书,也并不一定能成为好教师。在所有可能影响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因素中,“爱孩子”应当是首要的一条,应该更看重他是否有从事教育的志向,特别是热心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


  刘芃从教31年,在她看来,教师应该时刻
  同时刘芃也认为,学校应该为老师们搭建广阔的平台,让教师们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干,只有老师们在岗位上不断发光发热,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出彩。


  从“考教资”到当老师、再到做好老师,这条路其实十分漫长。


  如迟宇老师,他读书时一定不会想到老师还要“立人设”,待到教书时他要
  又如肖潇志愿做一名教师,她深受自己高中语文老师的影响,至今依稀记得老师说过的话:“我热爱这份职业,它让我远离复杂的人际关系,享受着教学的乐趣。这份快乐与金钱无关。”


  本版照片本报记者伊健摄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教资热还需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