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何申
——我与何申的一次通话
文/张玉武
惊闻作家何申去世,令我意外,不仅因为他是河北三驾马车之一,还因为我与他通过一次电话。
说来话长。那还是一九九八前后左右,我写了一部反映财政战线的长篇小说《生命线》,不知从何处获悉何申的电话,那时手机还没有流行,我得到的是何申的私宅电话。当时乡里工资都很难保障,经常因为交不起电话停机,我就去与乡政府一墙之隔的粮库去打。我记得与何申通话是在下午五点至六点这段时间。打通后,他问我是哪里的,叫什么名字,因何事。我一一作了回答。然后我把想法告诉了他。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下,他说拍电视剧是很难的,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简单,首先是把小说改成剧本,然后是找演员找经费,而这一切得影视公司运作,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操作成功的。我一听傻眼了,就算影视公司看中我的小说,剧本谁来改编?我深知我写小说都不过关,改编小说更没那本事。电话里,我弱弱地打消了念头。何申说青年人有这种想法很可贵,希望以后看到你的作品搬上荧幕。
此后我厉兵秣马,深研小说之道,写出二百万字的长中短小说,其中三部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圆了何申对我的期冀。
自从那次通话后,以后再也没与他联系过,只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他发表的文章,知道他是大家,不仅在河北有名,全国也有影响。
又是二十多年过去,我在手机上悉知何申于年2月21日去世,再一看他的生卒年才六十九岁。人活七十古来稀,在当今社会他的寿数不大,很为他惋惜。倘若他再多活二十年,以他的才华和人生阅历,又能写出好几部书,实为他的谢世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