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天津抗击“奥密克戎”第5天,天津本轮疫情已报告阳性感染者例,诸多涉疫小区接受封闭管理,居民在家隔离。同时社区涌现出大量志愿者参与到抗疫一线,其中包括17岁学生、家庭主妇和无数个超市员工。每个“小人物”背后,都有一份舍己为人的大担当。
疫情播报:天津本轮疫情已报告阳性感染者例
1月8日下午,天津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例。截至当晚9时,在密切接触者中检出18例新冠病毒感染者。24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2例本土病例确诊溯源:均属奥密克戎。
1月9日7时起,天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1月9日0—24时,天津市新增2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在津南区)。天津原防范区升为管控区,津南区全域为防范区。
1月10日0时至24时,天津市新增10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在津南区)。
1月11日,天津第一轮全员核酸筛查检出阳性77例。其中0时至24时,天津市新增3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月12日,在第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韩金艳介绍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目前的处置情况和进展。截至1月12日14时,共报告阳性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例,其中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6例(轻型50例,普通型26例),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17例,其它44例初筛阳性感染者待临床专家组进一步核验后进行通报。其中,津南区例,西青区3例,河西区3例,滨海新区1例。
截至目前,天津市第一轮全员核酸筛查于1月9日7时开始,共采样人,已全部完成核酸检测,检出阳性77例(含封控区/管控区人员)。
天津市第二轮全员核酸筛查于1月12日12时开始,截至16时,共采样人,相关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
17岁学生毅然加入志愿者行列怕上厕所不敢喝水
17岁的张宝源是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的职二学生,年伊始,他和几个同学一起找了个工作兼职,可还没工作几天,新冠疫情就将他的寒假彻底变了样。
张宝源说,8号那天中午十一点左右,他接到了妈妈的电话说,天津突发疫情,新增的病例中有一例就在隔壁丰达园小区,而自己居住的新祥园小区也已经封闭。
得知这个消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赶去超市囤积生活物资,也不是马上回家,而是返回小区申请成为志愿者。
“我就直接给我们社区打电话,说咱社区需要志愿者吗?如果需要,我现在就过去。”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了,从年3月份天津市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开始,他就积极参与了进去。
张宝源居住的新祥园小区地处津南区,是本轮天津市抗击疫情的中心。由于疫情爆发的突然,社区人手不足,除了像张宝源这样的学生外,驿站老板、年轻夫妻也都积极报名成为志愿者。
正值三九时节,气温日益降低,11日的最高温甚至仅有1℃,而夜间的平均气温达到了-5℃。为了能在寒风中尽可能多坚持一会,志愿者们想尽办法多穿一点。
“好在我瘦,里面一件短袖,套了一个背心,然后又套了一个短袖,又套了个加绒的外衣,一个羽绒服,最外面是两层防护服。”张宝源说,“防护服太宝贵了,我们都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生怕它破掉。”张宝源的主要工作,就是招募、分配志愿者、收垃圾、送菜、送药、入户“扫楼”、张贴通知、医院、上楼下楼处理住户琐事。
10号半夜,其他同龄人正躺在暖和的被窝里时,张宝源正在接近-10℃的户外,手动登记居民信息协助全市筛查的志愿者,手上的胶皮手套被冻得硬邦邦。
有些志愿者实在冻得不行,就开始撅自己的手,他们说,“因为疼的话就稍微会有一些知觉,赶紧去继续接下来的登记工作。”
回想起这几天的工作,张宝源不由感叹,“一般都是忙到次日凌晨才到家,每次刚闭上眼准备睡觉,就会有居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