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今晚报」
年2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研究员陈薇带领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获批上市。次日是陈薇55岁的生日,接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采访时,她微笑着说,这是自己收到的“特别大的一个礼物”。
6月3日,陈薇出席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并发言。她在论坛上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位参加临床试验的武汉市民吸入了从设备中喷出的雾化疫苗,“憋住气!好了!”几秒钟就完成了疫苗接种。这是陈薇团队与康希诺合作研发的吸入式腺病毒载体疫苗,正在向国家药监局申请紧急使用授权。消息一出,迅速冲上了微博热搜榜。
“全世界第一针疫苗打在武汉”
年1月26日,接到奔赴一线的命令,几个小时后,陈薇率领军事医学专家组就已到达武汉。
此时,各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在快马加鞭地进行。在5种技术路线中,陈薇团队专攻的是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这种疫苗是用经过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通俗来讲,腺病毒被当成一个“工具人”,将其病毒基因组关键区域删掉,再绑上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变了一次脸。它像一辆小车一样,装作很凶的样子,在人类的免疫系统里游走,让免疫系统记住这个危险病毒的样子。等到真正的新冠病毒来临时,人体早已有了抵抗能力。经过夜以继日的紧张研发,年2月26日,也是在陈薇生日这一天,第一批疫苗从生产线下线了。
3月16日,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获批率先启动临床试验。让陈薇没想到的是,公布个志愿者名额后,两天内竟有人报名,甚至有夫妻同时来参加试验。“这让我非常感动,真的是英雄的武汉人民。”
“全世界第一针疫苗打在武汉,第一份人体数据也是武汉的数据。”后来陈薇说。其实,比名志愿者更早接种第一针疫苗的,是陈薇和她的团队。年2月29日凌晨4点多,第一批疫苗运到武汉,陈薇和另外6名共产党员在党旗下接种了自己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
一方面,面对未知的第一次,陈薇觉得自己得先上,这样才能给志愿者充分的勇气。另一方面,因为她有自信。“腺病毒载体疫苗对新冠来说可能是比较新的技术路线,但对我们来说已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平台了。”
4月10日,完成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接种的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4月12日,疫苗开展二期临床试验,成为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7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杂志在线发表了陈薇团队研发的疫苗二期临床试验结果的论文。研究指出,该疫苗是安全的,并且可以诱发免疫反应。此后,疫苗又在俄罗斯和巴基斯坦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8月11日,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5天后,陈薇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病毒疫苗专利申请,被授予专利权,这是我国首个新冠病毒疫苗专利。
鏖战埃博拉,打磨“火箭平台”
陈薇曾对腺病毒载体技术平台做过一个比喻:“这个平台好比火箭发射平台,有了它,就能不断‘发射’针对各种病毒的疫苗。”其实这已是陈薇团队的“拿手活”了,年,他们就是用这种技术开发了我国首个、世界第三个进入临床的埃博拉疫苗。
年,她领导的“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获得国家“”计划支持。腺病毒载体技术平台也是从这时起开始了打磨。
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已蔓延到欧洲和美洲。关键时刻,陈薇团队研发的基因型埃博拉疫苗获得临床许可,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基因型疫苗。
年5月,陈薇团队走进埃博拉疫情肆虐的塞拉利昂,这是中国科研团体制作的疫苗首次在境外进行临床试验。当时塞拉利昂街道上常常能见到排起的长队,那是人们在等待注射疫苗。
这一年11月10日,医院门前,十几名塞拉利昂小伙子把陈薇抛向空中又接住。就在3天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埃博拉疫情在塞拉利昂终止”。
年,埃博拉疫情在刚果(金)暴发,陈薇再次带队赴非。前一次西非疫情结束后,陈薇从未停止过对疫苗的优化。对于老人、小孩等特定人群,改进后的新一代埃博拉疫苗会更有针对性。
“穿上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是我们该做的”
在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是,沉稳干练的陈薇,年轻时是一个长发飘飘的文艺青年。
年,陈薇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获得保送,顺利进入清华大学生物化工专业攻读硕士。
在清华园,陈薇爱唱歌跳舞,还是校刊副总编辑。年,她因偶然机会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今军事科学院医院)取抗体,忽然产生了到这里工作的愿望。年,陈薇放弃了深圳一家著名生物公司的高薪职位,选择特招入伍。
年,“非典”肆虐,陈薇37岁。她带领课题组连夜进入P3实验室研究非典病毒,医院采集标本。有记者问她怕不怕,陈薇说:“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
最终,经过艰难攻关,陈薇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有效抑制病毒的“重组人ω干扰素”。据统计,全国共有1.4万名医护人员使用了“重组人ω干扰素”喷雾剂,同时采取了其他防护措施,无一例感染。
年,汶川地震,陈薇42岁,担任“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卫生防疫组组长,赶赴一线。两个月后,她又作为“奥运安保军队指挥小组”专家组成员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几十年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陈薇总是冲在一线。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抗疫,陈薇又提到了17年前自己说的那句话,镜头前,浮起的泪光让她的眼神更加明亮和坚毅:“年的时候,我说,穿上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是我们该做的。当时是脱口而出的。我觉得说得挺好,我也为自己自豪,(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这样践行的。”
崔隽(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