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报道,本月24日起,京沪高铁、成渝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为旅客营造“无打扰”出行环境。
根据规定,旅客在购买京沪高铁、成渝高铁指定车次车票时,可选择“静音车厢”,并配合遵守5条“静音”约定,包括在“静音车厢”内保持安静;使用各类电子设备时佩戴耳机或关闭音源外放功能;将手机调至静音或震动状态;在接打电话或相互交谈时离开“静音车厢”;携儿童出行的旅客照看好孩子,避免喧哗。
设置“静音车厢”,从提出到实施仅有两个月;“静音车厢”试点服务推出后,首批车票很快售罄——这些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广大旅客对行程“静音”需求的迫切程度。当然,选择“静音车厢”的乘客也要认识到,自己不仅是“静音”环境的享有者,更应该是“静音”环境共同的缔造者,要自觉遵守“约定”内容,共同维护好安静、美好的旅途。铁路部门也要加强服务和管理,毕竟,维护安静的车厢环境不能仅靠一则并非强制的“约定”,如果缺乏进一步的后续措施和应对手段,“静音车厢”可能难保安静。
有人认为,“静音车厢”迈出了文明出行的一大步。但也要看到,如今的“静音车厢”占比并不高,还不能满足每一位渴望安静出行乘客的需求。我们更期待的是,“静音车厢”成为一种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引导更多人在公众场所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照顾他人的感受,共同营造文明公共空间。希望有一天,以文明准则为自我约束,会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也许那时,“静音车厢”就会退出市场了。
作者:宇言
来源:今晚报
作者/来源:光明网
内容如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