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花好月圆诗韵中秋今晚报再次刊 [复制链接]

1#

花好人更好,月圆人团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一片浓挚美好的温情中度过。中秋节承载了太多人文信息,所以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抒情感怀的最爱。你们对于中秋节又有什么样的感怀呢?来看看六年一班的王雎同学在中秋节那天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中秋赏月诗意浓

和平区鞍山道小学

六年(1)班王雎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六,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晚餐,一起来到河东区唐口公园赏月。

 昨天国庆、中秋节的上午下起了小雨,到了晚上天公作美,浓云也识相地让了道,虽然夜空不算清朗,但月亮很“争气”,抓住了佳节亮相的机会,令很多人“拨云见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不能像苏轼那样举杯邀明月,只好手拿月饼站在阳台上赏月,可惜月亮像个害羞的姑娘似的,在高楼之间时隐时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天早晨起床,爸爸兴奋地告诉我,电视新闻说,今晚是最佳的赏月时间。


  刮了一天清爽的风儿已停歇,此时一轮圆月把秋天的夜空衬托得清朗无比,也把路边的树木和灯光变得出奇的清新和富有诗意。在圆月周边,稀稀落落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在月光中若隐若现,怪不得人们说“月朗星稀”呢。四周没有了熙熙攘攘的车流和人群,特别安静,爸爸诗兴大发,他提议:“我们三个人一起作首诗怎么样?”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答道:“好啊!”爸爸调侃我说,万事开头难,何况作诗呢,还是让咱家的“才子”先开头吧。呵呵,幸亏自己出门就一直在“赏月”,我不假思索地吟出第一句:“星月齐天挂。”见爸爸和妈妈四目相对,流露出高兴的表情,我顿时信心倍增,这时正走到十一经路桥下,我又来了灵感,大声说出第二句:“桥下三人行。”我得意地看着爸爸,想让他表扬我一番,可爸爸没开口,妈妈轻声吟道:“静听秋虫啾。”她这句真是恰到好处,这时秋虫们正在路边的草坪里“啾啾”地叫个不停,好像在向我们打招呼。爸爸指着远处的公园大门,吟出了最后一句:“相思湖水流。”他说,公园在近年改造中增加了水系,开挖了一个人工湖,小桥流水把整个公园串联起来。


  走在公园的甬道上,像银盘一样的皓月也陪伴着我们慢慢前行,园中湖面犹如一面明镜。我目不转睛地望着月亮,仿佛真的看见了神话传说中的“吴刚伐桂”: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树,树旁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抡起一把大斧头,想砍倒桂花树,可是他砍砍停停就是砍不倒桂花树。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我从小玩到大的池塘边。咦?平日里十分活泼的金鱼们现在怎么纹丝不动啊,难道它们也沉醉在这迷人的月色里了吗?忽然,一条调皮的小鱼倏地一下游远,涟漪泛起,月影荡漾,我的心弦又一次被轻轻撩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想到苏轼这句诗,我问爸爸:“至亲至爱之人永远都不会有真正诀别的那一刻,会是真的吗?”爸爸抚摸着我的头,语气非常肯定地说:“当然是真的!”


  爸妈各自牵着我的左右手,在月下踱着,我感到很幸福。此时此刻,有万家团圆,也有天涯孤客,让我把美好的祝愿送给天下所有的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指导教师:白雪

听听小作者怎么说

犹记得爸爸给我说过季羡林老先生讲过的关于读书和写作的独特体验。他讲,读书最重要。“百尺高楼平地起”,读书就是写作的基础。家长和老师都不会限制我读书的种类,无害即可。这和季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开卷有益,的确如此。老师常说的语感其实就是在不断的与文字亲密接触过程中形成的定式。我说和投篮一样,机械记忆,动力定型。爸爸说那太机械化,文字是有情感的。还记得季先生说过三贯通。我现在只能尽力去做的就是“古今贯通”,也就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背一些古诗。读得多了,我发现,在言简意赅的“之乎者也”中,尽藏大智慧,大文化。在思潮澎湃的诗词曲赋中,蕴含真性情,大抱负。所以,我会涉猎一些古代的名篇,也会把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常常吟诵。当然,有了好的积累,最重要的还是要用文字表达出来。季先生说,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情。“情动而辞发”,好的文字要有好的生活经历作为载体,而打动人心的,让文字历久弥新的就是真情感。这次的作文就是这样,历经疫情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世事无常。可我们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即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只要我们心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一定会心如所愿,心想事成的。(六年一班王雎)

教师点评:

王雎同学在习作中巧妙地将中秋之夜看到的景物和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借助的诗词歌赋联系在一起,真是中秋圆月寄相思。小作者带着我们将中秋的这份情愫,从十一经路的桥下绵延到远处的公园,再深入到公园甬道、池塘边直至一家三口人手牵手的幸福之中。他带着我们感受中华古诗词、神话传说、诗人风骨,语言丰富,情意绵长。

感谢今晚报给予的平台,感谢杜泽彦编辑的精心斧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