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外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年 [复制链接]

1#

建院历史——

国际传媒学院组建于年5月,由原汉文化传播学院和原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年成立的汉学院,至今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年5月更名为汉文化传播学院。年我校与天津市委宣传部签属协议,共建新闻学院。

国际传媒学院秉持“传承传播、己达达人”的院训,立足本土,面向国际,依托学校的外语优势资源,瞄准传媒和文化创意产业,汲取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引入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外语能力良好、专业基础扎实的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人才。

学科优势——

国际传媒学院围绕现代大传媒产业,分别从人文、技术、艺术方面进行专业布局,构建起完善而互补的学科体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教育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计算机类、设计学类六大专业类别,涵盖了文学、教育学、工学、艺术学四大学科门类。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属于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天津市一流学科(培育),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1个,可招收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多个方向的研究生;“新闻传播学”属于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可招收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方向的研究生;同时拥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教育学拥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可招收教育技术专业硕士。

学院目前拥有本科专业9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新闻学、传播学目前按照新闻传播学类大类招生,低年级实行大类培养,高年级分流为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传播类获批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动画专业获批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

国际传媒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员工64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人员21名;博士31名。另外,还常年聘请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7名教授担任客座教授。学院拥有天津市级科研创新团队——“国际汉语文化教育与传播”创新团队,学院教改成果获得天津外国语大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评优校级一等奖”。国际传媒学院教师科研实力强,成果累累。近五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篇,其中核心期刊60篇,出版专著21部,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4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项。

国际传媒学院拥有两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中国语言文化创意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传统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基础绘画实验室、二维动画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移动媒体实验室、录音棚、媒介融合实验室、高清自动录播实验室等近20个专业实验室,总投资规模多万元,可满足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动画、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实验教学使用。学院另设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1个,专业实训中心——“翰苑文化创意中心”,建有津云融媒体工作室4个,与中青网、天津网络电视台等签订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广阔平台。

“十三五”以来,国际传媒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强化现有专业的特色化建设,努力建成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引领学科、以新闻传播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推动其余学科升级发展的学科格局;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以“互联网+”和智慧教育为基础,建立包含MOOC教学、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和微专业培养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引入“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促使就业型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型;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步伐,建成以多种国际合作项目为特色的开放型、国际化的传媒学院。

国际交流——

国际传媒学院推行国际化的路线,与美国、日本多所大学建立“2+2”“3+1”“3+2”等合作项目,同时还与凤凰卫视美洲台合作,建立海外实习基地。

国际传媒学院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一览表

注:交流项目、交流类型具体内容和要求每年或有不同,受外方当年计划影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费:元/生/年

是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

职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参与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用人选拔,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能够胜任中小学、培训机构等相关教育培训工作;还可以进入报社、出版社、文化创意等单位从事文案、策划等工作。

核心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文学概论等。

精品课程:“古代文学”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民间文学”是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

专业建设成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所在学科获批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天津市“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中国文学”、“民间文学”教学团队获批天津市级教学团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验室”获得天津市首批认定的社科实验中心建设项目。

培养特色:1.专业性:拥有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语言文化创意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和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传统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培养创新研究能力。2.国际化:致力于培养外语良好、具备国际视野、能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国际推广的特色型人才。3.复合式:融合新闻传播、艺术学等学科,培养拥有多种素养的新文科人才。4.应用型:采用工作室培养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验室”获天津首批社科实验中心建设认定,注重学生基础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国家及地方文化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年学生专业竞赛获奖情况:获得国家级奖项30余项、省部级40余项,其中包括“品书知日本”国际征文大赛二等奖、“‘留住光影、铭记岁月’第四届全国青年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天津市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华北五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天津赛区)团队第二名等。

实习实践

基地:津云新媒体、今晚报、天津广播电视台、北方网、华夏未来教育集团、灵云幕课(天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方设计联盟等。

活动:津云融媒体工作室、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全运会等志愿者活动,“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天津市大学生校园微视频大赛等。

毕业前景

具备的专业技能: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对语言文化进行教学与研究以及对外传播和交流的能力,服务于影视策划、传媒策划、图书策划等行业的文化创意和策划能力。

就业

就业单位:外交部、天津日报、杭州日报社、香港大公报、新疆乌鲁木齐电台、腾讯娱乐、光明网、北方网、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天津市公安局武清分局、天津大学津南校区图书馆、赤峰市松山区政府;新东方学校、天津市鞍山道小学、南开区中心小学、静海实验小学;中国航空、厦门航空、天津银行、新加坡Apple亚洲总部、华润地产、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等。

就业岗位:教师、公务员、记者、编辑、公司助理、文案策划、教育培训、公关宣传等。

优秀毕业生代表:届毕业生王强,现就职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任学工部辅导员。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获校长奖学金。该生积极参加校内及院内活动,曾获第三届“风云杯”辩论赛最佳辩手,是院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