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腊罗马,关于潘多拉的神话有多种版本,其中之一是:潘多拉打开了盒子,所有的“恶”(如失败、痛苦、疾病、死亡、灾难……)都逃离出来,她将盒子匆忙关上时,盒子里唯独留下了“希望”。
“希望”是“善”还是“恶”?这是哲学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有人认为希望只是一种不恰当的期待,乃至幻觉,它只能使人茫然,唯一的价值是使人在备受痛苦折磨时仍不放弃生命,而延续其痛苦,所以其本质是“恶”。
又有人认为希望是一种期待、愿望、信念,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希望存在于人的主观意志当中,并在行动中得到体现。这是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所以其本质是“善”。
处于另一端的是失望,它表现为消极、悲伤、抑郁、愤怒、恐惧,乃至有罪恶感。暂时的失望可以化解,而长期的失望就慢慢成了绝望—这是一种放弃一切积极作为的精神状态。
鲁迅在他生命的不同阶段,都经历过希望和失望的情感起伏。他立定“文学救国”的志向之后,曾与友人积极筹办《新生》杂志,促进中华民族的新生。封面选用的油画,就是19世纪英国画家瓦支创作的《希望》。但刊物临近出版之时,“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鲁迅对新政权也满怀希望,希望今后能够“纾自由之言议,尽个人之天权,促共和之进行,尺政治之得失,发社会之蒙覆,振勇毅之精神”。然而“二次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又重新坠入黑暗深渊,“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然而,鲁迅终究还有提笔的力量。年1月1日,他创作了一首散文诗《希望》,结尾写道:“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据我的理解,这句格言先否定的是希望,因为希望往往充满不确定性,但更应该否定的是绝望,因为绝望完全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能使一个原本雄心勃勃的有志者变得颓唐。
鲁迅对希望的否定,直接受到过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影响,那首散文诗中就引用了这位诗人年创作的《希望》: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据考证,裴多菲对希望的怀疑是受到了他崇拜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影响。据《拜伦爵士的书信和日记,兼评他的一生》一书介绍,拜伦也说过类似的话:“希望是什么?希望是除了涂在存在论脸上的颜料外不是别的;稍稍触碰事实就会把希望擦掉。然后,我们就会发现,那是一个面颊凹陷的妓女。”
但是,裴多菲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前文提及的那句格言,即是鲁迅引自裴多菲年7月17日致友人凯雷尼·弗里杰什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但是,我的朋友,绝望是那样地骗人,正如同希望一样。”
来源:今晚报(天津)
回复“希望”给本平台,即可阅读《希望》原文。
==================
分享文章:点击右上角按钮,轻松分享给朋友。订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