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注今晚8点,中国石油报记者登上央视讲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养生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pifujiankang/43177.html
                            

原创中国石油报中国石油报收录于合集#中石油个#记者节1个#好记者1个#好故事1个

守正创新记录时代

讲述平凡中的不凡

记录奋进中的伟大

11月8日晚8点

在第23个中国记者节之际

“好记者讲好故事”——

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

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中国石油报记者徐远震将登上央视舞台

向全国人民讲述高原石油人用青春

和生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感人故事

来源

央视

“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自年起已连续举办八届,今年是第九届,是全国新闻界的知名品牌。

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于今年9月启动,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层层选拔推选的名优秀演讲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比赛。中国石油报社记者徐远震脱颖而出,晋级全国10强。

是什么样的故事让他登上央视舞台

徐远震自己又有着怎样的追梦故事

一起来了解下——

10年间,他先后七次上青藏高原采访,累计采访行程超过30万公里,用担当和热爱诠释着石油新闻工作者“脚下带泥、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新时代石油故事。

始终奔赴在新闻第一线

徐远震在长庆油田好汉坡采访

年,中国石油报社组织记者到青藏地区采访基层加油站。这次采访,也是徐远震成为记者后的第一次进藏采访。

在海拔米的双湖地区,蔚蓝色的天空下,越野车行驶在荒凉的戈壁上。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徐远震头疼欲裂,而他的胃里,更像是翻江倒海一般,甚至喝口水都会立即吐出来。一下车,他人都差点儿没站稳。好不容易缓了会儿,没采访几句,又吐了起来。采访对象见他太难受,劝他到海拔较低的拉萨去,他们可以在那里采访。

在去拉萨的车上,身体有所好转的他,和同行的一位40多岁的汉族大哥聊起了天。大哥告诉他,自己刚到双湖工作的时候也像他一样,一直吐,难受得不行,后来吐着吐着就习惯了。他问汉族大哥当初为什么不离开。大哥回道,“就算是一份普通工作,也得把它做好啊,条件再苦,总得有人在,不是么?”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他思索片刻后,马上让司机调转车头返回双湖继续采访,在那里采访了整整七天。七天里,他在高原上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先后走访了多个高原加油站,记录下这些高原石油人的奋斗故事。

于他而言,这次的经历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也是他新闻采访路上的生动一课,让他明白,“工作中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豪言壮语,敬畏自己的选择,敬畏一份坚守的情怀,就是对工作最好的阐述。”

打那儿以后,徐远震就一直坚持报道采访必须深入基层,活跃在新闻的第一线。

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全国的目光聚焦到湖北,他克服困难和阻隔,采访了中国石油湖北销售咸宁分公司银泉加油站,记录下加油员刘细初徒步里,翻山越岭返回岗位的感人故事;年夏,江西省鄱阳湖的抗洪前线,他与救援队员一同住在大坝上,记录下中国石油江西销售分公司员工与各地救援力量携手抗击洪峰的日日夜夜;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他再一次逆向而行,出现在新乡抗洪救灾的第一线,记录下抗洪前线中闪动着的石油身影……

“泡”在基层,站在新闻采访的第一线,成了他的常态。有时候,一个月里他有20多天在外面采访,幼儿园里的同学问儿子,他的爸爸是做什么的,儿子回答说“爸爸是出差的。”

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离得近些,更近些,这也是徐远震记者生涯的生动注解。

在采访中感受震撼与洗礼

徐远震在陕西安康采访石油扶贫工作

当记者的10年里,徐远震采访了很多人,有些人他还能记得住名字,有些人或许只能想起那个人的故事,而所有人中,有一个人让他印象深刻。

那个人叫颜世秀,徐远震叫他老颜。他和老颜的邂逅缘于他在青海的一次采访。

他回忆起那次和老颜见面的情景,“车门一打开,一个黝黑清瘦的‘小老头’就过来和我们打招呼。”老颜看上去有60岁,但采访老颜以后他才知道,老颜当时实际上只有40多岁,一家人都生活在青海玉珠峰加油站。自年驻站以后,长年累月生活在海拔多米的青海玉珠峰上,老颜的脸和嘴唇都成了紫黑色,看起来也更加瘦削,但老颜活得很乐观。看到老颜的那一刻,他感慨着和老颜说,“你啥都不用说了,看到你的形象就知道这里有多么艰苦了。”

玉珠峰加油站方圆上百公里没有人烟。在这里设站,无疑是个“赔本的买卖”,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加油站,大部分车辆可能就无法顺利到达下一个站点。

采访结束的时候,他和老颜的大儿子约定明年还要来玉珠峰加油站。然而,这个约定却再也没能实现。

在他采访后的第二年,老颜的大儿子因意外不幸去世了。老颜把大儿子安葬在了离加油站一里地的戈壁滩的一棵红柳树下,后来又把小儿子接到了站上,一家人就这样继续守着这座“天路输血站”。

那次采访,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石油作为央企的社会责任,也是他“离石油精神最近的一次”。

采访老颜的经历,像一颗种子扎在了他的心里。走近这样的石油人,报道好他们的故事,成了徐远震内心最渴望的想法和追求。而他也在一次次的靠近中,不断丰富着对石油人这个群体的认识,厚植着对石油这片沃土的热爱。

采访华北油田扶贫工作队队长于晨光,他感动于石油人奋战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实践,写下《户村民联名挽留于队长》;采访陈东和徐万胜,他感慨于石油人在疫情之下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默默奉献,写下《60道杠杠背后的相看两相“厌”》;采访郑有录,他感叹于石油人十年坚守,天路奔波,只为守护藏区人民温暖的责任担当,写下《天路送气人》;采访孙长庚,他感佩于石油科研工作者矢志科技自立自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砥砺探索的拼搏精神,写下《青春献给中国大乙烯》……石油人的奋斗经历感动着他,而他笔下的文字所讲述的石油人的故事也感动着每一个人。

“饱含深情”“有感染力”“有温度、有情怀”,这是大家对他的作品最深刻的感受和评价。而他的作品也入围中国新闻奖,多次获得国企好新闻奖。

他记录着新时代新征程上一个个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而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石油人,也在记录中经历着石油精神的淬炼洗礼,感受着新时代的青春脉动。

“同事眼中的徐远震”是什么样的?

↓↓↓

在成长中坚定新闻理想

徐远震(右一)在江西鄱阳湖采访石油人抗洪

他既不是学石油的,也不是学新闻的,最后却成了一名石油记者。美术与新闻、教师与记者,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角色,却在他身上巧妙融合。只不过,“跨界”也就意味着他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四年前,中国石油报社策划过对集团公司院士专家的系列报道,徐远震是主要参与的记者之一。这些院士都是国内石油研究领域的权威,有的人甚至已是耄耋之年。采访对象的特殊性,让他倍感压力。

他采访前两个月就开始准备:利用业余时间,看院士专家的著作,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主要研究方向。专家近乎一生的研究成果,他要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弄懂,难度可想而知。而采访9位院士,他前后用了近2年的时间。

在徐远震眼里,记者,是一份热爱,更是一种理想。

由于经常去高原地区采访,他的肺部受到了影响,不得不做了一次手术。术后,医生告诉他,他以后再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更重要的是,他再也不能去高海拔地区了。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停下在新闻一线采访的脚步。有人问他,有没有考虑过转行做别的工作,他说自己也纠结过,但还是觉得新闻才是他热爱的事业,是“想到能去采访就觉得幸福的事”。

三年后的一段采访经历,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那年,他随队采访集团公司一批技能专家。他们中不乏掌握多个发明专利的全国劳动模范。有的专家靠着工作过程中的小发明和创造,大大提升了采油效率,每年能为公司创效上千万元。有外资企业更是许以百万年薪挖其过去,而专家却拒绝了。他问专家为什么,专家告诉他,“收入只是一方面,能源是国家工业的血脉,我这可是在为国家干活啊。”

一句简单而质朴的话,却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正是这样一次次与采访对象的对话,一次次对自己的审视思考,让他愈发坚信,自己所选择的这条石油新闻的道路无比光荣;让他愈发坚信,一个人只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就能够在看似平凡的日常超越平凡,在看似平凡的岗位铸就不凡。

让我们把温暖和震撼留在心底

把理想和热爱撒在石油新闻一线

让青春绽放在这美好的新时代

祝所有石油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

记者

陈钦强

视频拍摄

余果林

剪辑

许琳迪季卓艺

往期回顾

统筹/责编

李延平

本文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石油报,。

原标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