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聚集天津文化名流的维纳丝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今晚报」

年8月15日,《维纳丝》画报在天津创刊,同年10月出刊至第4期后因主办人离津而停刊。年7月15日复刊,社址位于法租界12号路仁和里9号,即天津名士王伯龙的寓所。主编王伯龙,美术摄影张进德、陈铭文、李尧生,校对胡文彬、刘彝,特聘梁柱律师为法律顾问,明制版所制版,天津文化印书馆印刷,维纳丝报社发行。与此同时,在上海法租界福理履路、祁齐路口建业西里37号成立上海分社,在北平西四后公用库8号影联社成立北平分社。上海分社由王次龙负责,在沪摄影专员为张进德、王仲康,漫画主笔为吴亚青。该刊属于艺术类画报,半月刊,32开本,道林纸与新闻纸兼用,彩色封面,每期50页,每册零售1角5分。终刊时间不详,已见年1月20日出刊至第9期。

《维纳丝》画报专谈文化艺术,提倡艺术生活,图文分置,文章中另有插图。主要内容为对音乐、戏曲、电影、美术、绘画、雕塑、印章等艺术作品的介绍和评论,报道最新电影的上映情况、记录影星的活动、讲解化妆美容的常识等。

《维纳丝》画报的主编王伯龙曾任城南诗社社长,在津沽文化界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维纳丝》一经复刊,一是《天津商报画报》《玫瑰画报》《风月画报》等报刊接连发表文章向读者推介;二是方地山、王小隐、吴秋尘、寿石工、张聊公、刘云若、姚灵犀、陈夏冰、巢章甫等数十位天津文化名流响应云集,或参与编辑,或撰稿发文,该刊一时成为三津新旧作家汇聚的文化园地。如巢章甫主持金石文艺板块,以“取精而不在多”为原则,搜罗全国名家珍品,为读者提供鉴赏的新发现。刊有程砚秋的《谈非程式的艺术》、张聊公的《戏剧闲评》《谈梅摘录》、巢章甫的《怀莲簃食谱》、王小隐的《谈剧文字的种类》、姚灵犀的《诗咏风花雪月泉》《新时代的相术》、寿石工的《歌场漫赋》、吴秋尘的《秋景一幅》和联圣方地山的书法、联语等。其中王伯龙的《中秋节与梁任公》一文,回忆了作者十九岁那年在南开中学图书馆,看到《饮冰室文集》,其中有几首写“男儿有壮别”的旧诗,堪与“古来征战几人回”等句媲美,一个是一身是胆大战长坂坡的赵子龙,一个是曹营背剑的大将夏侯恩,读后不觉精神一振,就像是打了两针强心针一样。每当在中秋节见到“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到中秋分外明”的醉人句子时,立刻就拿梁任公的“男儿有壮别”去作长期的抵抗。

此外,《维纳丝》还聚集了众多当年知名的漫画家,如江栋良、路洛、丁聪、丁深、吴亚青、翁傅庆等,从刊发的作品风格来看,线条流畅,笔法老辣,内容幽默风趣,嬉笑怒骂,浑如群仙施法,各显神通。

该刊刊登的广告也极具特色:一是请明星代言广告商品;二是在小说中植入各类广告,奇特新颖;三是将广告内容编入竹枝词内,滑稽而别致,给读者以较深印象。这些广告也为中国近代广告学研究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维纳丝》画报存续期间,天津文化界人士多在该刊发表作品,阐明对艺术的观点。因此,该刊也是研究近代天津地方文化及文化名人的重要资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