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微子箕子与比干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http://m.39.net/pf/a_4658935.html

《论语·微子》开头有这样一段:“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面对殷商帝国末日的来临,比干、箕子和微子这三位太子党做出了不同选择:一个直谏而死,一个装疯为奴,一个逃离朝歌。面对这三种选择,持不同立场的人们历来有不同评价,比如站在一般帝王的立场上往往赞美比干的忠心;站在纣王的立场上则认为这三人都极坏;但在孔子眼里他们却都是仁者。小说《封神演义》对这三人的描写并不完全忠实于历史,但作家的想象与虚构恰恰表现了他的见解,并且耐人寻味。

关于这三人的历史记载,《史记》中有两篇:一是《殷本纪》,二是《宋微子世家》。《殷本纪》中说:“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照此看来,首先是微子见纣王不听劝而出逃。其次是比干冒死直谏而被纣王挖了心。最后是箕子吓坏了,装疯为奴,但纣王仍然不放心,把他关了起来。

然而,在《宋微子世家》中,司马迁的说法有所不同。先是说“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接着是祖伊前来报警,纣王仍然不听。于是微子认定纣王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太师告诉他:“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也就是说,如果拼上老命也不能挽救殷国灭亡,不如出逃。于是微子就逃走了。接下来写的是箕子:“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髪详狂而为奴……”由此看来,箕子不赞同微子的做法,却又不愿与纣王同流合污,所以选择了装疯为奴。然后,才写比干,说他既不赞同微子的做法,也不赞同箕子的做法,所以选择了直谏。结果是“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从以上的叙述看,似乎也是微子出逃在先,然后箕子装疯为奴,最后才是比干直谏而死。

小说《封神演义》进行了自己的处理:把比干直谏而死放在了最前面,第26回就写“妲己设计害比干”,而到第89回“纣王敲骨剖孕妇”才写箕子的命运与微子的选择。在小说中,纣王在敲骨验髓之后又捕来孕妇要剖腹看胎,这时候箕子进宫直谏。作家赋予箕子的那段话值得一读:“……陛下不敬上天,不修德政,天怒民怨,人日思乱;陛下尚不自省,犹杀此无辜妇女,臣恐八百诸侯屯兵孟津……臣恐周武人马一到,不用攻城,朝歌之民自然献之矣!军民与陛下作仇,只恨周武不能早至,军民欲箪食壶浆以迎之耳。”这段话写出了百姓盼外敌入侵、摧毁殷商的时代现象。也正是这段话,使纣王愤怒异常,令武士把箕子“拿去打死”,是微子等苦苦相求,才免于一死,废为庶民。妲己却又提醒纣王须防备箕子怀恨在心而与西周勾结,所以还须把他囚禁宫中为奴。小说略去了箕子装疯之事,而把他为奴的原因归于妲己。

写完箕子之后,小说才去写微子。因为前面的种种铺垫,微子出逃就变得更加合理。作为成汤子孙,如果只是因为纣王不听劝就弃国而去,似乎理由不够充足。而在比干被剖心、箕子被囚禁之后,微子逃跑就更加合乎情理。在小说中,微子出逃前去太庙大哭一场,然后带上了殷商历代神主牌位。他拒绝为纣王陪葬,在殷商亡国之际似乎没有尽责,却又恰恰是他在江山易主之际保留了殷商血脉,被封宋国,使历代祖先得享香火。

本文来源:今晚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