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台湾学生首次来大陆之前一直很担心,来之后 [复制链接]

1#

8月17日一大早,天津市庆王府的门口便聚集了众多慕名前来的游客,在排队等候参观,而来自台湾文藻外语大学的13位师生也要想“凑个热闹”。置身其中,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建筑气息扑面而来。走近一棵树、跨过一道门、拉开一扇窗,在庆王府的每个角落里,都能发现一段故事。

在天津庆王府内拍照的台湾同学

天津印象:

“以往对于天津的了解都是通过书本和网络媒体,而这次来天津看到五大道上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后,确实感觉与众不同”,来自台湾文藻外语大学的吴俞萱同学如是描述自己在天津的初体验。而刚刚去过北京的廖晓君则有点纠结,“比起北京要更喜欢天津的建筑,但又被北京丰富的夜生活所吸引”。看来完美和纠结之间,差的就是两张京津城际的往返车票了。

台湾文藻外语大学师生及天津市台办领导在庆王府合影

当日,第二届“爱媒·讲”未来媒体人体验营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台湾文藻外语大学的11位学生将分别在今晚报社的文化、社会和摄影等新闻部门进行实习工作,并通过参访、体验等形式,感知天津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感受滨海新区建设和经济发展、了解台商台青在津创业的故事。

漫步民院体育场

同学们都是首次来到天津,甚至有的还是第一次来大陆。师生们漫步民园体育场,走进五大道历史博物馆,听讲解老师娓娓道来旧时的故事,五大道上一个个冷冰冰的历史人物开始变得鲜活起来,一串串的历史事件也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天津与台湾都有着被列强侵入的屈辱历史,被打上了独特的文化烙印,“在台湾不仅有很多闽南建筑,还有此前荷兰人遗留下来的安平古堡和日据时期的大量日式建筑”,这一点引起了台湾文藻外语大学师生们的共鸣。

台湾文藻外语大学师生在五大道历史博物馆参观

“每年我们也都会在台湾去拜妈祖!”作为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的天津天后宫更是勾起了师生们的许多台湾记忆,大家全成了“自来熟”。

自带“好奇”属性的台湾文藻外语大学的同学们在饭桌上一边打探附近的特色美食,一边向大陆朋友求证在台湾非常有名的天津小吃都是不是天津正宗。颇有特色的天津话也引发了他们的兴趣,当得知天津人习惯将所有女性不分年龄统称为“姐姐”后,几位台湾的女同学热情地用“姐姐”一词互相打起了招呼。甚至还有同学在午餐时间见缝插针,跟老师打报告要去“开小差”到附近走走看看。大悦城、滨江道等天津的标志性商圈当然不容错过,廖晓君同学还特意去看了一场正在热映的《建军大业》,虽然对其中的一些历史人物还不是非常了解,但她看后仍感觉热血沸腾。

台湾师生在天津评剧院与老艺术家合影留念

在摄影新闻部实习的张智雯同学第一次来到大陆,“来之前一直担心会遇到什么困难,但其实天津的治安很好,是自己想太多了。天津人也都很热情,幽默风趣。特别是在评剧院化妆间的几位老艺术家都十分亲切,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

工作印象:

这次来到天津,也是台湾文藻外语大学的同学们首次参加同本专业相关的实习活动。在今晚报文化新闻部实习的张晶同学来到天津自然博物馆采访,第一次参加实习活动的她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拿着相机站在游客中间,更不好意思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问。

“站这么靠后干什么?前面没人拦着你不让拍照吧?既然没人拦你就不要害怕站到前面去,拍好照片再退回来。别不好意思,要记住自己是一名记者。”细心的指导老师早已察觉她的局促,一面为她加油鼓劲,一面帮助她梳理提问内容。在导师的帮助下,张晶同学终于找到了状态,还接受了同组小伙伴吴俞萱同学的采访。

张晶同学接受同组小伙伴吴俞萱同学的采访

从外地游客变成本地记者,这种“反客为主的角色转换”让张晶同学“感觉很新鲜”,“体会到了身为一个旁观者跟一个记录者的差别。之前在台湾高校内的学习更多地局限在了课本知识和应付考试上,对于何如接触采访对象这类的实践性问题少有涉及,而这次实习活动的实践性非常强。”

“记者这个名词,在还没踏进今晚报社以前,对我而言其实挺空洞的。直到实习期间跟随指导老师的脚步,才发现不管是采访前的背景资料整理,或是其他环节,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处理危机的能力。”在文化新闻部实习的吴俞萱同学写下了这样的实习心得。她对于两岸传统纸媒的发展现状也有着自己的见解,“面对正在兴起的网络媒体,传统纸媒遭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大陆的人口基数庞大,与台湾相比传统纸媒依旧可以保有一定的订阅量。”她还表示,未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会考虑来大陆求学就业。

刘桂芳老师帮助实习生吴俞萱梳理采访提纲

谈及两岸实习生差异,今晚报文化新闻部的指导老师刘桂芳认为,这次前来实习的台生有很多都是大学二年级,与大陆高年级实习生相比在专业知识上要薄弱一些,但他们都非常乐于去学习,追求细节上的完美,有的同学凌晨两点还不睡觉,只为完成一篇自己满意的稿件。他们还有极强的好奇心,也特别地懂礼貌。

交流印象:

台湾文藻外语大学的师生们还专程来到姊妹学校天津外国语大学走亲戚,同为外国语大学,又同为传媒专业,初次会面的两校师生从本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聊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找到了不少的共同话题。

两校师生亲切交流

“作为外国语大学的传媒学生,要学会利用我们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利用好现在的新媒体。但无论媒介怎样融合,科技环境如何变化,这些都是为了让内容去更好的呈现,还是要内容为王”,负责运营天外校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