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本来,这只是政府部门对市民的生活建议和善意提醒,却引发过度解读以及误读。在一些人看来,“储存生活必需品”就是“囤货”的意思,既然政府部门鼓励,那照着做就行了。于是,外省市一些地区出现了抢购现象,在一些超市,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出现了暂时性的缺货。
前不久,北方地区的大中城市蔬菜大幅涨价,菠菜等叶菜价格涨到每千克10元以上,很多居民对此印象深刻。同时,叠加汽柴油、煤炭、原材料等涨价信息和寒潮来袭等,居民对生活物资的涨价预期变得愈发强烈。部分居民有了焦虑情绪。
储存生活必需品,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之举,原本值得提倡;但过度解读及误读,集中囤货采购,会引发市场供应紧张,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据了解,激发居民囤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担心这些生活物资会大幅涨价。那么,蔬菜供应是否有保障,其他生活物资销售渠道是否畅通,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会大幅涨价吗?记者对此展开了专项调查。
菜价已回落供应有保障
11月2日,记者来到南开区复康路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在生鲜食品区,记者了解到,当天,刚上架了一批平价大白菜,售价为每千克1.98元,一棵白菜的价格为4至5元。正在超市选购蔬菜的居民梁先生欣喜地说:“我一周前也买过白菜,一棵要13元,当时挺吃惊的。这几天菜价降下来了,5元就能买到一棵大白菜了。”
梁先生注意到,菠菜价格也降下来了,每千克8元。10月20日左右,菠菜的价格一度达到每千克20元,其他叶菜的价格也在每千克10元以上。在他的印象里,菠菜、小白菜、生菜、油菜等叶菜,在社区农贸市场里都是一捆一捆的,往年,一捆才2至3元。而上个月中下旬,买菠菜也需要一棵一棵地数,菜价的上涨幅度让他颇感意外。
在该超市蔬菜区,记者看到,青辣椒、黄瓜的价格为每克4.99元,西蓝花的价格为每克6.99元,菜花的价格为每克5.99元。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品种的价格已经明显下降,两周前,这些蔬菜大部分价格都在每克8元以上。近期供应充足,价格下调了不少。随着降价,销量也明显上升。
然而,一些蔬菜的价格仍处于高位。例如,长豆角的价格为每克7.99元;荷兰豆的价格为每克8.58元,折算下来,平均每千克达到了34元。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蔬菜的主产区在南方,需要远距离运输。当前,正是本地菜和南方菜换茬的节点,本地大棚生产也需要时间,所以这些生长期长的蔬菜,价格暂时还在高位上。
消费者梁先生透露,现在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品种有很多,市民可以有多种替代选择。例如叶菜价格高的时候,消费者可以多吃土豆、洋葱、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生长期长的茄果类价格高的时候,消费者可以选择生长期短的蔬菜。除了新鲜的蔬菜外,消费者还可以选择脱水蔬菜包,这类产品可以大规模生产和长时间储存,营养价值和新鲜蔬菜相差不大,价格也稳定得多。“在蔬菜价格高的那几天,我就买过脱水蔬菜包。”梁先生说。
政府储备菜的投放,平抑了价格,缓解了供应紧张的形势。从11月2日起,本市一些连锁超市和商场投放了首批土豆、洋葱、冬瓜和娃娃菜,价格比市场价低,吸引了很多市民选购。
静海区大邱庄镇津美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凤山介绍,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北方地区连续降雨,一批蔬菜受灾,露天种植的菠菜等叶菜类蔬菜,也因阳光寡照生长缓慢。阴雨天气过后,种植户抓紧补种了一批蔬菜,叶菜类生长期在30至40天左右,现在已基本恢复供应,所以价格很快就回落了,一些南方菜也会快速补足市场缺口。
11月5日,西青区当城蔬菜批发市场价格监测显示,菠菜、芹菜、油麦菜、生菜、油菜、小白菜等叶菜类的价格分别为每千克4.5元、5.1元、5.6元、5.3元、3.6元、2.1元,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比前期下降明显。黄瓜、丝瓜、西蓝花、菜花的价格相对较高,每千克6.7元、11元、8.9元、5.9元,但也比前期下降了不少。
在红旗农贸市场,11月4日,一些社区居民组团前来采购蔬菜。一位居民约上几位邻居,去市场采购物资。她想要购买黄瓜、西红柿和大白菜等10来种蔬菜,共计超过30千克。商户提醒说:“普通居民没必要买这么多。随着换茬期结束,大量南方菜、本地大棚菜上市,这些蔬菜都会降价。”
除了这位商户婉拒客户囤菜的冲动,还有一位粮油商户劝告消费者不要抢购大米和食用油。11月3日一大早,一位陌生消费者要采购千克大米和50千克豆油。这位粮油商户了解到,消费者是普通居民,并不是开餐馆和超市的。他善意提醒对方:“你没必要买这么多,囤多了很可能导致浪费。再过十来天,等大量新米上市后再来买。”有不少前来抢购和囤货的市民都被他一一婉拒了。
“双11”电商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发现,近日,方便面、牛奶等食品出现了缺货现象,这与一些居民的抢购和囤货相关。多家社区团购平台将部分生活必需品设置为“限购5份”,这也是拒绝消费者大量抢购和囤货的举措。
囤货不囤货代际有差异
河东区一小区楼内,近些天多了一些蔬菜。三楼有两捆大葱,四楼有一堆土豆,二楼还放着几挂6月份的大蒜。居民们走在楼道里,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然而,有居民对此表达了担忧:“大葱放久了容易腐烂,且影响居民出行。这里是公共空间,不是哪一家的菜窖。”除了影响出行外,一些干枯的菜叶也容易成为消防的隐患,这个问题很值得人们重视。
除楼道里囤菜外,还有居民把阳台空间腾出来存上了蔬菜。在南开区王顶堤一社区,近期居民们发现,一些住户的阳台变得丰富了起来。一位居民购买了50多千克大白菜,全部放在阳台上;还有居民买上了几大捆葱,也放在了阳台上。远远望去,就像各家的菜园子一样。
河西区居民王欣怡,今年62岁。上周,她囤积了几十千克大白菜。她说:“这个卖大白菜的农户是河北唐山玉田的。半个月才来一次,一车卖完了就走。下一次指不定去什么地方,想买就买不到了。”王阿姨的女儿对母亲的囤菜行为深感不解:“现在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哪儿都能买到大白菜。真是想不明白,囤那么多大白菜干什么?吃不完都坏了……上一次跟风囤积食盐,吃了一年多才吃完。”
据女儿回忆,母亲往年也有囤菜的习惯,萝卜一买就是一箱子,土豆一买就是一袋子。今年不仅囤了白菜,还要去买5袋大米、4桶大豆油。而且,母亲振振有词:“生活一定要有规划和前瞻性。咱家一个亲戚在东北,今年7月就买了过冬用的煤,当时还不到元一吨,结果9月底涨到多元一吨……”
一位年长的大爷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居民住平房带院子,那时候空间大,很多居民有储存过冬的大白菜和煤球的习惯。当年,一到11月份,很多居民院子的角落里都堆着一堆萝卜、白菜和煤球。后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繁荣,物资早已不再匮乏,囤货的意义就不大了。但是,一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还延续着当年的生活习惯,这和生活在物质富裕时代的人相比,必然有观念上的差异。
后来,王阿姨一家人经过合计,决定只购买一个月用量的大米和食用油,不囤积过多的商品。他们观察到,近期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加强宏观调控,原材料和能源市场的供应紧张局面正在缓解。生活必需品如米面粮油等并没有明显的涨价信号。而且上游商户反映,随着秋收和应季产品的上市,一些生活必需品供应有保障,价格还会稳中有降。囤货过多,实在没有意义。
红旗农贸市场的一位粮油供应商反映,多年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本市的商场、超市和社区菜市场里的商户供货,极少发生长期缺货和高价现象。一个品种缺货后,很容易找到其他供货商来替代;而且市场规律也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价吸引其他供应商加大供给,供需平衡后价格自然会回落。
跟风种养殖此举不可取
在部分叶菜因供应紧张而价格上涨的同时,大葱、生姜的价格却处于低位,种植户为此十分闹心。今年春季,大葱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当时达到每千克20元,一棵葱卖到5元甚至10元以上,让人们想起了往年“向钱葱”“蒜你狠”“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暴涨的情况。此后,一些农户加大了大葱的种植量,等到近期收获时发现,供应量大,只得降价销售。后期,大葱的批发价跌落到每千克5元左右,一些种植户只能赔钱甩卖。
生姜也是如此,去年收获季,生姜的地头批发价格达到每千克10元,种植户收益颇丰。今年,山东省部分地区的种植户扩大了生姜的种植面积。近期,因供应过剩,生姜的批发价跌到了每千克4元。年下半年,猪肉的价格曾冲到每千克60元,此后,很多养殖户加大养殖,等到今年上半年,生猪的产能超过市场需求,近期,出栏价跌破盈亏平衡线,很多养殖户出现亏损。
在上个月叶菜价格暴涨的背后,除了天气因素外,也有种植户“弃种”的因素。一家蔬菜合作社负责人透露,去年,部分品种的叶菜种植量大,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暴跌,今年纷纷弃种。然而,弃种之后,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又再次暴涨。
一轮轮暴涨暴跌,如过山车一样的行情,影响着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和市民的生活;同时,种养殖户也在不稳定的行情中盈亏不定,不少人因亏损过大而出局,下一轮供需紧张和暴涨行情也即将到来。如何选择种植品种获得稳定的收益、以便长期在市场上立足,是摆在种植户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从源头保障菜篮子工程持续发力的方向。
据中国蔬菜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蔬菜协会承担了全国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项目,定期发布蔬菜地头价的信息,种植户可以用来参考。一些相对往年价格暴涨的品种,种植户切不可以赌徒的心态扩大种植,否则会因供应过剩而亏本。此外,农业主管部门或协会也可以通过种子、农资等销量大数据监测相关品种的种植规模,对一些明显扩大种植量的品种予以警示,从而避免农户的跟风种植。
在农产品稳定供应方面,一些合作社也在探索。津美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凤山介绍,合作社和一些大客户如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签订了长期协议,协议价格相对稳定,可以避免市场波动带来风险。同时,不跟风种植、炒作热门品种,按计划种植和生产,保持定力和一份初心,这样才能稳稳获得效益,也是长久生存之道。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李吉森摄
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