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散文周末母亲节特刊贰 [复制链接]

1#

/

散文周末

?

母亲节特刊(贰)

陪着妈妈读报■苗晓霞

灯影里的妈妈■胡英子

和母亲牵手■魏然森

娘的习惯■庄园

母亲的思念■刘存玲

老嫂比母■张岚

陪着妈妈读报

苗晓霞

苗晓霞,祖籍临沂,曾任职报刊及教科书编辑,现居香港。

前两天打给妈妈的电话总是没人接,今天终于接通了,妈妈气喘吁吁地在那头说:“别叫了!听见了!有什么急事啊?”“你不接电话我着急啊。”“啊,这两天我天天到院子里等邮递员呢,星期三的《作家文摘》没有送。”“那你写个条放在信箱里不就行了吗?”“不行啊,上个星期也少了一份,我得当面问问他,为什么少了我的报纸?”“见到他了吗?”“今天终于等到了,他一见我就笑了,说别人替班送差了,他把缺的报纸都找回来了,哈哈!这个小邮递员知道我饶不了他。”妈妈开心地笑起来。

少了我们家的报纸可是件大事。我爸爸从他八九岁时就与报纸结缘,继而走上创作的道路,被报社培养成作家。报纸是老师,也是他一生离不开的精神依托。而我妈妈——这个跟着我爸爸上学,一辈子都不想毕业的学生,哪能少了报纸?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家都是订报大户,十年动乱时期爸爸被剥夺了很多权利,仅存的一两份党报时有时无。改革开放后,很多报纸复刊,我爸爸也不断增加订报数目。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他见缝插针除了写作便是读报,即使去青岛治病疗养、回老家小住他都想办法让家里人把攒下的新报纸打包寄过去。有一年爸爸来香港看我,明明可以请三个月的假,满打满算只住了一个月,爸爸说是得回去“转地球”,他的“地球”除了工作当然还有那一堆报纸。

妈妈读报的热情当然是爸爸培养的。据爸爸讲,当年他向妈妈求婚是这样说的:“愿意跟我出去上学吗?”那还有个不答应?妈妈曾经考上了莒南县的大前山(第三期)“青年学校”,那是解放区专门培养干部的学校。前两期是保密的,一个在沈家扁山,一个在大埠屯,妈妈的堂哥和堂妹就是那两期毕业的,后来都分配到了重要部门工作。因为是家里老大,我姥爷一直不同意我妈妈出去上学。上学的吸引力竟可以终身相许!这就是我妈妈。

解放初期,爸爸经常到临沂各个地区考察蹲点,跟着爸爸上学的妈妈,不仅自己要随着爸爸的工作地点四处迁就着上学读书,还得照顾家里生活。生了大哥后,妈妈只得在沂南老家住着,学习暂停不说,有一次妈妈去参加村里的团支部会议,大哥在家哭着闹着要妈妈,老奶奶、奶奶轮着哄,就是哄不妥了,等妈妈回来,老奶奶狠着心对妈妈说:“我没咒念了,咱可不能有心下蛋无心抱窝。”老婆婆从没对孙子媳妇说过重话,妈妈只好连出去参加团组织活动也暂停了。

妈妈给祖上三代都独传的爸爸生了五个小娃娃,爸爸妈妈都喜欢得不得了。生娃带娃可不容易,尤其是物质生活不富裕、政治运动很多的年代。妈妈怎么继续上学?还去教书的呢?妈妈说:“那还不是抢出来的?!”“你们小的时候还好说,大一点就会撕书了,不但要抢时间,还得手疾眼快跟你们抢书。”我知道妈妈说过几次当年读《红楼梦》的事,妈妈从作协的曲叔叔那里借了一套《红楼梦》,曲叔叔是个仔细人对书爱惜得很,妈妈包上书皮小心又小心,但还是被刚会走的一个小娃娃撕了一页。抢吧!抢下来继续读,这套《红楼梦》妈妈竟然读了两遍,里面的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刘姥姥等等,也都活灵活现地变成了我们周围的熟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爸爸逐渐从机关的领导岗位退居二线,自己可以使用的时间多了,爸爸一下子订了十几种报纸,《大众日报》《文艺报》《文学报》《文汇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新华文摘》《电影画报》等等几乎全国有影响的报纸都尽收囊中。那个时期可是妈妈最忙的日子,两个小孙子在家门口上小学,我爷爷又从哈尔滨回济南住了下来,还有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常来常往,用我爸爸的话就是满屋子都是竖线条。为了节省妈妈读报纸的时间,爸爸就把他认为值得读的文章用红铅笔画上圈,一个圈是有时间可以读,两个圈是有力推荐,三个圈是强力推荐。妈妈常自嘲说:“我算是跳不出你爸爸的圈了!”其实妈妈高兴着呢,读报对她来讲就是休息和享乐,遇到特别喜欢的文章,读着读着就念出了声来。

年后,孙子们都长大了,不用一天到晚忙家务,妈妈有时也会任着性子埋头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记得有一年,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在报纸上连载,喝!那段时间,爸爸上阵当厨师了。吃完了饭,爸爸还得听妈妈评论哪个人物的结局符合她的想法,哪个人物续得不理想。我记得当时也跟着妈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