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老年时报岁月副刊读墙散文 [复制链接]

1#

中老年时报岁月副刊读墙散文

天津《中老年时报》岁月副刊年9月16日发表散文:读墙。感谢编辑老!

.读墙.

赵富

每个人读书看报,都有自己的习惯。在土坯房里“读墙”,则是我童年时养成的喜好之一。

在过去的年代,家乡居住的“满式”土坯平房,墙面是大泥抹的。每当过年或孩子办喜事,屋里要布置得亮亮堂堂,墙面、棚面糊上一层白净的纸面。

那咱,大泥墙面刷不上涂料。即使能糊墙,也是分层次的。有糊窝子纸的,有糊白纸的,有糊书纸的,还有糊黄心纸的,但大多数人家,都是糊的报纸。

土坯平房,木窗窄小,采光较差,室里发暗。而糊上一层报纸,不但屋里亮堂,且又能挡风阻寒。北大荒的冬天嘎嘎冷,报纸把墙面全封蔽了,墙面不透风,屋里暖和多了。

记忆中,我家过年,屋里墙面糊的是报纸。因大哥是老师,在学校每年都攒些旧报纸拿回来。每年糊完墙,都剩下些纸张,母亲搁在柜里备下次用。

当我上了学、习了几个字后,不知咋整的,便冷不丁的对糊过的墙面产生了兴趣。墙上的报纸,每一张、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字都吸引过我的眼球。即使当时我认识的字只能勉强“读墙”,但其意境却好像不比课本差多少。

记得一次,我在墙上看到一张《中国少年报》,上边写内蒙古少年龙梅和玉荣风雪救羊群的故事,我感动之余写篇作文,还受到老师的表扬。至今我常琢磨,当年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兴许与“读墙”有关。

“读墙”是很累眼睛的。新糊的报纸还好些,字还算真亮点,但墙上的报纸时间一长,纸面发黄,字迹不清,模模糊糊,看上去就很费劲了。有时看完一篇文章,需揉几次眼睛。不过还是要坚持看完,不然像丢点东西似的。

“读墙”是需要具备“猜读”功夫的。墙上的报纸字句模糊,就得顺着前后段、前后句、前后字的段意、句意、字意往下推测。时间久了,我便根据前后段落顺序、前后句子内容意思,创造出一个“猜读”方法来。

“读墙”站着看,平视;“读棚”抬头看,仰视。有一年过年,父亲吊了棚,用毛嗑秆吊的,抹上一层泥,糊上报纸。我站在火炕上仰脖看,脖子累得酸疼。有时候因个不够高,报纸上边的字看不清晰,我就搬过小凳子站在上边看。有一次没站稳,失去重心,从凳子上摔到炕上。好在没有大碍,不过那次“读棚”的“摔打”,让我至今还忘记不了。

“读墙”也能读出恶“作剧”来。有一次读到兴奋点,感觉文章写得好。但太长背下来有点太费劲儿,情急之下便索性用小刀把报纸文章这块割下来,露出一块黑黑的方方整整的墙面。之后怕母亲发现了批评收拾我,我就把“田字格”本撕下一张粘上了,好孬算是“蒙蔽”过关了。

“读墙”是件愉悦的事,偶尔也留下些许遗憾。有时一篇文章没读完,却转到下一版,而下一版又挨墙糊在里边。当时那种心情坏极了,生气地照墙面打两拳,则后很长时间都放不下这事,总琢磨着下文应是什么内容。

我的“读墙”习惯,一直延续到生产队的“墙”面。到邻居家串门“读墙”,次数终归有限。中学毕业回乡后,在生产队劳动时,队部的“墙”就成了我的老阵地了。生产队的报纸多,糊的墙面面积大、内容量也“海”了。我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都在队部瞅几眼墙面,总觉得“读墙”是每天必做的事儿一样。

岁月更迭。自从生产队解体后,队部的房子坍塌了,“读墙”活动就不复存在了;又到了分田到户之后,屯子里房舍逐渐砖瓦化,白色涂料取而代之报纸糊墙,“读墙”也随着安居的变迁离我的视线便渐行渐远了。

我的“读墙”生涯,就在那个时间节点上宣告结束。我的“读墙”习惯,也让那个活生生的现实硬是给扭了过来。没有糊报纸的墙面,我想“读墙”也是不可能的,只有记忆还仍留在墙面上“糊”着。

土坯房里“读墙”,是我人生的一段美好记忆。当年乡村文化生活匮乏,“读墙”充实和丰富了我的零散知识。如今,即使自己离开家乡五十余年了,但每当想起“读墙”的往事和时光,心里还是有些不舍和留恋呢。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赵富,50后,黑龙江人。系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北方文学》《厦门文学》《中外文艺》《国家湿地》《地火》《岁月》《石油文学》《中国散文家》《当代作家》《中国魂》《北极光》《雪花》《躬耕》《北大荒文学》《湖南散文》《天津诗人》《作家报》《生活报》《中国石油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建材报》《中国电影报》《新民晚报》《黑龙江日报》等二百余家报纸期刊,作品曾获得第三届“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诗词大赛奖、第二届全国情感主题散文大赛奖等20余个文学奖项;作品曾被收入《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天宇下最朴素的诗》等20余种诗歌、散文、散文诗选本;并出版乡土散文专著《不灭的心灯》等。

作品推荐:李晓明‖盘绕在心灵上的根—赵富散文集《不灭的心灯》读后刘战峰‖纸上的乡愁——散文集《不灭的心灯》序赵富‖《不灭的心灯》(86)故乡的小根蒜赵富‖《不灭的心灯》(89)亲情的纽带赵富‖《不灭的心灯》(96)故乡的炊烟赵富‖散文‖乘风湖的灯火赵富‖散文诗‖让胡路放歌赵富‖诗歌‖萨尔图之歌赵富‖散文诗‖三亚河短章赵富‖散文‖上坟赵富‖散文‖黎明河,流淌着萨尔图乳汁的河赵富‖散文‖北大荒上“三野”情赵富‖油韵作品‖大脚印的颂歌赵富‖散文‖故乡端午节四题赵富‖小小说‖悲哀的黑白花赵富‖杂文‖芸芸“五官”相赵富‖散文‖故乡的家雀儿赵富‖散文‖故乡路赵富‖随笔‖远去的土圆仓《岁月》‖散文诗‖凤凰岛《北大荒日报》‖赵富‖雪地道(散文)《黑龙江日报》‖“小白楼”的灯光《黑龙江日报》等‖与年画相知的岁月(散文)《中国乡土文学》等‖父亲“找北”(散文)随笔‖牡丹江曹园,鲜活在精美画册里的疼痛记忆《生活报》‖随笔‖不同时光不同年《中国石油报》‖散落在安达的石油大院《黑龙江日报》‖您好!松基一井《散文选刊》‖配马站的姑娘《北方文学》‖母亲的“毕加索油画”《厦门文学》‖乡村说书匠《北大荒日报》‖盼年(散文)《国家湿地》‖黎明河,流淌着萨尔图乳汁的河(散文)《大庆油田报》‖年关散忆(散文)《黑龙江日报》‖正月十五滚冰山(散文)《北大荒日报》‖赵富‖苦菜花(散文诗)《四川文学》“人间·战疫”征文选登‖逆飞的鸿雁,江城樱花依然盛开《营口日报》‖写给清明的思念(外一首)《济宁日报》‖燕别虎的往事(随笔)《今晚报》‖四盒礼包裹的乡愁(散文)

《黑龙江日报》‖赵富‖安达的八个石油大院

《地火》‖赵富‖铁的信仰(组章)——再次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六盘人家》‖赵富‖土豆花开(散文)

《北大荒日报》‖赵富‖故乡的毛毛狗(散文)

《中老年时报》‖赵富‖旧话土圆仓

《绥化晚报》‖赵富‖安达站的“老站长室”

《三亚河短章》选入《中国散文诗年选》

《大庆日报》‖赵富‖蒲公英(散文诗)

《孵化春天》(组诗)被选入诗集《明水诗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