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我留给子孙的红色传家宝有两个,一是好家风好家训,总结为八个字:善良、正直、勤俭、有为;另一个就是讲好我的红色故事,让后人将这种红色精神代代相传。”4月13日,在桥西区怡禾风景小区,92岁的杨志新老人精神矍铄,娓娓而谈。杨老说起当下的幸福生活,不由心生感慨:“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听党话,跟党走,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而努力奋斗!”
“黎明前”的一顿饺子宴
杨志新祖籍辽宁省法库县,出生书香门第,父母都是老师。他自幼受家庭熏陶,聪敏好学,后考入东北大学。
“年,东北战火纷飞,学生们无法安心学习,我便和同学赶至北平(现北京)。”在北平期间,他加入了中国民主青年联盟。
杨志新一边说,一边从一个铁盒里取出一张巴掌大小的折页纸,纸上清晰地印着八个大字——“民主青年联盟章程”,左下角有一行蓝色钢笔小字,“杨之,37.11.17”。
“中国民主青年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主要成员是学生、职业青年,任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杨志新介绍说,为了做好保密工作,他们多用化名,“杨之”就是他的化名,“37.11.17”指民国37年,也就是年11月17日。
“在联盟中,我表现突出,担任宣传部长,和同学一起负责办进步刊物《浪花报》,宣传民主进步思想。没过多久,我俩就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列入他们的黑名单,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这危急关头,一位名叫陈鑫煜的地下女共产党员受地下党组织委派,掩护他俩转移至一座寺庙内。“藏身地不能生火,再加上缺衣少粮,那段时间每天饥寒交迫。眼瞅着年春节临近,小陈姐(陈鑫煜)特意领我们到她亲戚家,吃了一顿丰盛的饺子宴,让我终身难忘。”时至今日,陈鑫煜在饺子宴上那一席鼓舞人心的话,令他记忆犹新。“小陈姐说,今天请我俩吃的饺子是过年饺子,也是迎接胜利的饺子。”杨志新一脸兴奋地说。
十几天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他和同学根据地下党指示,参加组织学生欢迎解放军入城及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大会,同时清理混入学生中的特务分子。“这时我们才得知,那顿饺子宴是地下党安排的。”杨志新激动不已。
杨老展示他的红色藏品证书。
作为警备团代表参加开国大典
年2月,杨志新进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学习政治理论专业。“那年6月,经组织选调,我幸运地从华北大学来到当时的中央警备团,在15连当起了文化教员。10月份就参加了开国大典。”这一人生经历,让杨志新感到无上光荣。
那是年9月30日,他接到通知:作为警备团的代表之一,参加即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指导员嘱咐我,把新军装穿好,衣帽要整洁。”当晚,杨志新激动地彻夜未眠。
10月1日9时,作为全连唯一的观礼代表,杨志新与其他20余位战友整装集合。部队首长告诉他们,此次参加开国大典,除了作为观礼代表外,他们还肩负着一项更重要的任务,保护领导们的安全。“我们警备团的干部和战士,都是经过训练的,擒拿格斗不在话下。”
15时许,在金水桥东侧,杨志新和战友们见证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志新依然激动不已。
开国大典结束后,杨志新又参加了晚上举行的烟火晚会,“当时我们也得加入到群众当中,注意观察,保持警惕,防止发生意外,直到凌晨3点左右撤离。”杨志新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年家人收到的喜报。
连续九年参加国庆盛典保卫工作
杨志新说,他很快将参加开国大典的感受写成一篇短文,发表在团机关报《士兵报》上。
年3月,他所在部队扩编为中央警卫师,《士兵报》改为铅印出版。“那时,我被调至师政治部,到《士兵报》当编辑兼记者,正式开始了我的新闻生涯。”此后几年,杨志新多次立功受奖,还被选为师特等模范。
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了珍藏多年的一张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警卫师为其颁发的奖状,上面写着“在保卫毛主席和中央的光荣岗位上,忠心耿耿,积极努力,获得显著成绩,被选为全师特等模范。”年,他的家人还收到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司令部、政治部寄来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经批准记三等功两次,除按功给奖外,特此报喜,全家光荣。”采访时,记者也有幸见到了这张弥足珍贵的喜报。
这辈子,让杨志新引以为傲的是年至年期间,他多次被选参加国庆大典的保卫工作,以“验证军官”的身份在天安门观礼台进出口验证(验管理代表证件和礼仪服务)。“验证军官的挑选非常严格。”杨志新告诉记者,首先是政治可靠,而且要有一定的警卫工作经验。
转业当记者屡创佳作
连续9年参加国庆盛典的经历影响了杨志新的一生,“我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只有更加努力工作,像那些英烈劳模一样,才能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凭借这一信念,他多次在部队荣立功勋,转业后也不计个人得失。
年,恰逢改革开放,杨志新离开了心爱的部队,转业到河北。“当时有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想不想去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工作,我摇了摇头说,自己不适合从政,还是干老本行,当一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吧,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就这样,他如愿成为《建设日报》的一名记者。年《中国食品报》创刊,“当时,国家大力宣传不光要人民吃饱,更要吃好。河北省经贸委就计划建立省食品工业协会,我被抽调过去,一边筹办协会,一边组建《中国食品报》驻河北记者站,后又兼任《中国食品报》记者部主任,采写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稿件。”
在担任《中国食品报》驻河北记者站站长时,有一年,他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反映说当地牲畜肉检中存在问题。“我很快调查取证,采写的报道见诸报端后,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口播了这条新闻,新华社也转载了。没过多久,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全国整顿肉检市场。”这让杨志新看到了媒体的力量。
新闻从业20年来,杨志新努力工作的信念从未改变,他先后荣获全国及国际好新闻作品奖9项、省级好新闻奖36项、道德荣誉奖3项等,年获评河北省首批高级记者。“这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更是我每每想起参加国庆盛典时不至于羞涩的所在。”
即便离休后,他也一直心系国家大事。“我为现在我们的祖国建设得如此强盛而感到高兴,感到过去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年,他将个人有关藏品捐献出来,陈列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卫第一师师史馆,以励后人。
互动
征集“红色传家宝”的故事
今年是建党周年,燕赵晚报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特别策划——“红色传家宝”的故事,请广大市民讲述自家“红色传家宝”的故事,重温心底深处的历史记忆。现在面向广大读者和网友征集有关线索,家中珍藏的军功章、奖章、烈士证、任命书、衣物、笔记本、家书、荣誉证书、照片等有历史记忆、有价值的红色物件,都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给我们(请简要介绍相关信息并留下联系电话)。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方式1:拨打本报24小时新闻热线。
方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