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分钟,收获不止一本书!
好书推荐
《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
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出版的《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得到红学及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可。我们先后在《今晚报》刊登十位责编:李海波、安耀东、张冠玉、高源、李叶、卢媛媛、李小娟、徐家春、阴海燕、李婧的书评文章,从编辑角度分享书中精妙。
从3月22日起,《天津日报》“满庭芳”版每周一、二刊出本套丛书作者和读者的文章15篇,依次是:滕云、陈洪、孙爱霞、赵建忠、张庆善、吕启祥、宁宗一、孙玉蓉、林骅、宋健、许映明、刘雨昕、朱锐泉、林海清、赵建忠,以专家视角权威解读书中奥义!
3月30日《天津日报》刊登赵建忠的《拈取“杂学”写专著──〈红楼与中华名物谭〉序》,在此转载,供各位读者欣赏。
《天津日报》是中共天津市委机关报,创刊于年1月17日。《天津日报》日发行量达38万份,平均每期阅读人数万,报纸受欢迎程度极高,成为全国省级党委机关报改革的先锋。《天津日报》年3月30日刊拈取“杂学”写专著──《红楼与中华名物谭》序赵建忠
罗文华兄自幼喜爱《红楼梦》,几十年来对红学一直情有独钟。20世纪80年代初,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有了更好的研读《红楼梦》的机会和条件。北大是新红学的发源地,曾经涌现过蔡元培、鲁迅、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等对红学发展有杰出贡献的学术文化大师。该校长期重视《红楼梦》的教学与研究,北大学生热衷阅读和讨论《红楼梦》的风气也延续了数十年。文华兄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期间,有幸聆听过该系教授、著名文学史家和小说家、中国红楼梦学会首任会长吴组缃先生讲解《红楼梦》,并在课下多次向吴先生请教红学问题,受益匪浅。在以吴组缃先生为首的《红楼梦》及中国小说史教师团队的教育和熏陶下,文华兄对红学有了更为深刻和广阔的认识,在校读书期间他就在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和鉴赏《红楼梦》的文章,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这足以说明,文华兄钻研红学,有着很早也很高的起步,有着浓厚而坚实的基础。
如今,罗文华兄的专著《红楼与中华名物谭》加盟“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非常可喜可贺的事情。通读《红楼与中华名物谭》书稿,我认为这是一部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专著,也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好书。
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同时也被赞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对历史掌故、人物职官、宗教风俗、诗词歌赋、饮食服饰、建筑园林等诸多方面,皆有精彩的描述和灵活的运用,在丰富小说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同时,留下了异常珍贵的社会文化史料。这些,都给后世的研究者留下了巨大的解读空间。
文华兄所著《红楼与中华名物谭》一书,以屏风、如意、茶具、钱币这四种《红楼梦》中的重要名物为主题,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源,溯本求源,详征博引,如数家珍,娓娓谈来,不仅提示和解读了《红楼梦》中一些很有价值的文化问题,而且在更加广阔深厚的中华文化背景下证实了这些名物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
如果从解读《红楼梦》的角度看,《红楼与中华名物谭》一书写出了名物在标志人物身份、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红楼梦》写茶事活动和茶具最集中的是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老老醉卧怡红院》,妙玉以不同的茶具给不同身份的人使用,十分讲究。素有洁癖、鄙视男人的妙玉,见宝玉到栊翠庵来,非但不反感,反而把自己的专用茶具绿玉斗给宝玉用。《红楼与中华名物谭》一书在介绍“玉斗一般指酒器,这里的绿玉斗指用绿玉雕成的有柄饮茶具”后,指出:“妙玉与宝玉,也是红楼二‘玉’,玉斗一般指酒器,不适宜用作茶具,曹雪芹却借用带‘玉’的绿玉斗表现妙玉与宝玉这段交往,也是煞费苦心了。”该书以绿玉斗这件茶具的异常,提醒读者注意妙玉对宝玉感情的微妙,进而认识到妙玉与宝玉的关系也是很值得玩味的,凸显了名物的作用。
《红楼与中华名物谭》一书还通过很多名物与《红楼梦》文字之间关系的解读,印证了《红楼梦》的写作年代。如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象征吉祥的民族传统器物。在古代,帝王、豪族、文士、僧人等都有执握如意之好,以此求得称心如意与平安祥和。清代,尤其是清代中期,是中国封建文化和传统工艺集大成时期,也是如意发展的鼎盛时期。帝王们的推崇,更使如意的制作水平登峰造极,而最喜欢如意的人则非乾隆皇帝莫属。他不仅刻意搜集民间的精美如意,还令宫中造办处制作如意,而且大量接受地方官员进贡的如意。《红楼与中华名物谭》一书介绍了很多乾隆皇帝喜爱如意的史实,指出:“《红楼梦》中,对贾府这个皇亲国戚之家,多有关于如意的描写,尤其是元妃对贾府最高人物贾母的赏赐,首选金、玉如意,这些情节完全符合乾隆皇帝重视如意的历史背景。”证明《红楼梦》写作于乾隆时期,实际上也是有力地支持了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著作权。
名物,因有固定的物化成分在其中,比之风俗,它更能比较明确地印证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具体时代。这即是名物研究的意义之所在。尽管《红楼梦》是真假交错、虚虚实实,但其为何真、为何假,为何虚、为何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从天津走出的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曾经说过:“红学是一门极难的学问:难度之大,在于难点之多;而众多难点的解决,端赖‘杂学’。”文华兄给周汝昌先生做过近二十年的编辑,周先生慧眼识人,很早就瞩望文华兄有大作为。几十年来,文华兄不仅在文学创作、文艺评论方面硕果累累、卓有成就,而且在文物收藏与鉴赏领域经验独到、著述丰厚,是一位真正能够掌握和运用“杂学”来做学问的人。这部《红楼与中华名物谭》,就是最好的证明。为此,我深信,文华兄今后会在《红楼梦》与中华名物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红楼与中华名物谭》作者:罗文华ISBN:-7---3定价:58.00元
点击优惠购买
作者简介:
罗文华,年生于天津,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天津日报》高级编辑,兼任天津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钱币收藏联盟外国钱币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收藏·钱币》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被评为天津市十大藏书家、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出版文物收藏研究、天津历史文化研究、文学艺术评论等专著、译著三十多种,代表著作有《读书是福》《将谓偷闲学少年》《书里画里》《罗文华说紫砂壶》《中国钱币的故事》《说洋钱:世界硬币鉴藏录》《消逝的天津风景》等。18岁加入北大红学会,20岁开始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关于《红楼梦》及明清小说的研究文章,多年来对《红楼梦》与中华名物尤有兴味,现任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内容简介:
本书以屏风、如意、茶具、钱币这四种《红楼梦》中的重要名物为主题和角度切入,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源,不仅提示和解读了《红楼梦》中一些很有价值的文化问题,而且在更加广阔深厚的中华文化背景下证实了这些名物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从解读《红楼梦》的角度看,本书写出了名物在标志人物身份、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丛书推荐
《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全十册)
作者:赵建忠主编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来出书”平台
ISBN:-7---8
原价:元/套
限时优惠价:/套
本套丛书由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发起,会长赵建忠教授主编,是对天津地区《红楼梦》与古典小说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丛书包括天津地区老、中、青三代学人的十部著作,基本代表了天津该领域学人研究的总体水平,反映出天津《红楼梦》与古典小说研究的发展历程与方向。丛书由红学研究辐射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涵盖“三言二拍”、《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等,全面爬梳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脉络、艺术方法、艺术成就,挖掘文字背后的人文基因,展现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
天津红学丛谈(一)——滕云:春花不愁不烂漫
天津红学丛谈(二)——陈洪:清于老凤当可期
天津红学丛谈(三)——孙爱霞:史论结合的红学新著
编辑说书:《红楼梦》的“总纲
编辑说书:是真名士自风流
编辑说书:脂批的意义
编辑说书:在“互文”中寻根
编辑说书:栊翠庵茶具有真有假
编辑说书:《红楼梦》的“著作权”问题
编辑说书:《红楼梦》书名考据
群贤竞芳:《天津〈红楼梦〉与古典文学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