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446683.html记得零几年,小时候,家里订的《今晚报》每周三会有整整四版刊登各个旅行社的广告,上面密密麻麻地登满了目的地、行程、价格等信息。我每次就会仔仔细细地看,想着自己能去这些地方旅游该有多好。可那时,家里最多去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两日游,所以我看着广告里那些江浙五日游、新疆七日游,或者欧洲十国十日游,充满了羡慕。
那个时候很少有人出国,出国最热门的目的地是新马泰。几年过后,人们慢慢有钱了,开始到日本、欧美旅游,新马泰渐渐成为了所谓“低端”出国游。能去上一次卢浮宫,或者看到自由女神像,成为了人们羡慕的对象。
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那个羡慕旅行社广告的小孩,凭着自己上学有别人出钱,已经去过了日本、欧洲,和美国。转眼间,他也在美国待了四年多,算是深度游了。仔细一数,美国那些大城市,他也去了八九不离十。可他渐渐发现,美国这些城市真的挺千篇一律的,连吃的东西都差不多。
也可能是因为文化的隔阂吧,也可能是因为“现代化”终究会抹平地球上的一切沟壑吧。但是这一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在家蹲了一年,甚是无聊,各种正经的旅游节目、不正经的旅游vlog倒是看了不少。我开始发现,所谓新马泰,可能才是我梦想中体会异域风情的旅游模式。相比于制式化的宏大的广场、庄严的市政厅和远眺的天际线,可能苍蝇馆子、狭窄的街道和不甚发达的交通才能提供一种紧缚感,把你从头到脚地包住,让你在灯红酒绿中融入一个更有人情味的社会。我开始向往这样一场旅行了。
计划旅行的确是比旅行本身更有意思的事。虽然我可能最近五年都没办法真的去泰国,但是我开始疯狂地上网查攻略做计划。接着,我又开始看东南亚的其他国家,看越南、老挝、缅甸。接着,我又开始看那些东南亚的非热门旅游地方,看那些骑行客骑着一辆心爱的小摩托沿着公路跨越山峰,到那些鲜有人知的小城市、小县城、小村庄。我开始查那些小县城里有什么吃的,晚上可以住在哪。
我也开始计划去缅北和云南接壤的果敢邦和佤邦的旅游,因为对一个正常中国人来说,这两个地方实在是太猎奇了。果敢人其实就是汉人,当地讲汉语,流通人民币,电话用的是云南的区号。佤邦就更有趣,虽然是缅甸的领土,但是完全是一个割据政权,而且他们的一切都仿照中国来。他们的新闻会号召全邦*民紧密团结在*中央周围(虽然是他们佤邦自己的一个*),有自己的法律,用中国进口的教科书。当地的街头有中国移动,有避风塘,也有山寨的天津狗不理。如果不告诉你这是缅甸,你会觉得这是中国任何一个十八线小县城。
我曾经自负地以为自己在中国和美国都生活过很长时间,接受过东西方文化,眼界还算开阔。但我一直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书本上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而发达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世界之林中,可能相似多过差异。至少,中国和美国都是(几乎)统一的大国,即便是中国台湾,也是一个富裕经济体。中美的文化可能不同,但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人应该可以很轻松地理解美国。但我们也许一开始很难理解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东西,比如佤邦这个迷你小中国。我之前看新闻,以为自己理解了ISIS的割据政权,以为理解了塔利班的游击,但实际上我自以为的理解只是因为这些概念离我太远了。而只有当一个类似的东西天生地和我靠得更近一些,我才能真正有兴趣去窥探它,发现一些自己之前没有想过的概念,比如佤邦,虽然很穷,但是至少很和平。
一个用久了iPhone的人,会无法理解那些用高仿iPhone的人——“你在玩过家家吧?又不是真的iphone,何必自欺欺人呢?”但我没能理解的是,不管我们用的是什么手机,那都是我们自己愿意负担并且用得开心的一部手机。同样地,一个在大国待久的人,会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看佤邦这样的地方。但我可能没理解的是,这些人生于此,葬于此,我眼中的山寨,就是他们上学娶妻生子一辈子的生活。大部分学生用着中国的教科书学到初三,就会离开学校去工作。足够了——他们没有高考可以参加,也无需精通缅语,因为大部分人没什么去缅甸中心的机会。
美国有个比我还小的大学生叫OttoWarmbier,他去朝鲜旅游的时候肯定也是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的。他知道他的家在美国,他的正常生活在美国——一个超级大国。他想着去朝鲜待几天,体会一下异域风情,然后就能回归正常的生活。但他在那偷了一幅政治标语,直接被判15年,最后命丧22岁。他从一开始就觉得朝鲜是个不正常的国家,他不属于那里;但他终究和所有生在朝鲜的朝鲜人一样,属于了那里。
上周的美国大选结束之后,包括四年前年的大选结束之后,很多人在讲美国“沉默的大多数”出来投票了。看似沉默,但真的沉默吗?他们能投票,还左右着这场连续几周占据着全世界报纸头条的美国大选。那些比沉默更沉默的人类的大多数呢?有谁要和他们玩平等的游戏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