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坛乱象换个标题一稿多投就能领多份稿费,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原题:《损不足以奉有余——闲聊诗坛一稿多投见怪不怪景象

亚鲁》“当今文坛,编辑编发人情稿、关系稿、交易稿,随处可见。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很多省部级高干、文化名士都坚守不住了...”

这两天,有人在网络平台上爆料,甘肃90后青年诗人刘某强,同一个作者,同一个诗人,写的同一个东西,发在《诗刊》.01E首诗上叫做一首诗《黄昏》,发在《扬子江诗刊》年第2期上叫做散文诗《黄昏谣》,发在《文学港》年第9期上叫做组诗《虚无之美》。有人说:这就更厉害了,“诗歌”、“散文诗”、“组诗”直接互通,或者说“诗歌”、“散文诗”、“组诗”,三者之间没有区别。《诗刊》是国刊,《扬子江诗刊》是江苏省省刊,《文学港》是浙江省副省级城市宁波市刊,他们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绝对的标准界定。

另外,还有人爆料,年3月6日《浙江诗人》公示了拟刊用的刘某强的诗作《浮生事外一首》(外一首是《我们的一生》)。分别发表在《浙江诗人》年第2期上、《草堂》年第5卷上、《文学港》年第9期上。是不是还有别的刊物也刊发了,目前尚不可知。

#现代诗歌#

其实,这些都属于诗坛见怪不怪现象。

关于一稿两投或多投,以前是明确规定不允许的,现在虽没有禁止性规定,但起码绝大多数文学刊物是不提倡的。《诗刊》投稿要求:“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决定刊用的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内,请勿一稿两投。”《扬子江诗刊》投稿要求:“如两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用稿通知,稿件可另投他处。”《浙江诗人》投稿要求:“谢绝一稿多投。”可见反对一稿两投或多投是绝大多数刊物的共识,也许《文学港》、《草堂》等刊物也有类似要求。

事实上,要求归要求,一稿多投现象,长期存在,越来越严重,这里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

首先是作者不自律。按道理讲你投哪个报刊就要自觉遵守哪个报刊的要求。因为人家邀约了,你投稿就应当视为接受邀约,就是承诺。这是诚信问题,不容忽视。公示时,已经明确要求,入选作品不能另投它刊。可是刘某强不但另投了,而且另投的是浙江省的刊物《文学港》,这表明,刘某强不但不遵守约定,诗稿另投了,而且另投还要让你知道。

其次是刊物把关不严格。虽有不得一稿多投要求,但绝大多数刊物并未严格执行。能不能说,多家刊物刊发刘某强的同一首诗,是他的诗歌独具特色吗?当然不是,读过了就知道,虽然达到了发表水平,诗意比较浓郁,具有相当的回味余地,但距离广大读者赞不绝口显然还远着呢。为何能上这些刊物呢?除了刘某强不遵守一稿多投的禁止性要求外,应当是编辑不细心、刊物审稿不严格等缘故。据爆料者称,有意思的是,《黄昏》一诗里有个错别字,“寂寥”错写成了“寂廖”,三家刊物的编辑竟然都没有发现!“寥”才有“寂静”的意思,而“廖”则是“辽阔”的意思。爆料者还说:“坊间传说,现在的诗要发表,靠投稿基本是没戏的。这个错别字,三家刊物编辑竟然都没有发现,是不是意味着编辑压根就没有认真读诗?只是看写诗的作者是谁?当然,有可能是编辑真的没有注意到,毕竟这个错别字还真难以察觉。”,对此观点,笔者不持否定态度。一稿三审,三家专业文学刊物编辑均未审出一个错别字,编辑的细心、刊物的严格又在哪儿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