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视点丨读万卷书难行万里路,宅孩子的生 [复制链接]

1#
比起长辈们在户外疯玩的青少年时代,如今许多“00后”学生每逢假期更爱“宅”在家里,亲近自然成了稀罕事。“宅孩儿”已是当下一种典型的现象,甚至有人称“宅孩子比熊孩子更可怕”。由于缺少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成为不少家长的心病。今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宅孩儿”有“真宅”“假宅”之分,“症状”有轻度、重度之别。“真宅”是孩子天生性格所致;“假宅”是虽然人宅在家里,但是心却随着互联网早已放飞到了外面。“病根”主因是繁重的课外补习班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属于后天养成,应引起“重成绩而轻社交”的家长们的反思。从没空出门到不愿出门春天正是户外运动的好时节。清明节假期的第二天一大早,王女士夫妇二人就招呼着15岁的儿子小文跟家人开车去蓟州爬山。谁知道小文却说爬山很无聊,他宁愿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劝说无效,搞得王女士和丈夫也没了兴致。“你说这孩子咋回事?”说起儿子的反应,让王女士想不通的是,上小学五六年级时,小文总是嚷嚷出去游玩,可她和丈夫都忙着工作没时间,要是偶尔抽空陪他玩一次,孩子真是兴奋得不得了。可现在小文却对这些似乎并不在意,他宁可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也不愿意出去活动。小文今年上初二,平日住在寄宿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上周六的上午,小文在与记者聊天时说,周六下午要上英语班,周日上午上奥数班,还要写作业,属于他休闲的时间只有“周六上午”,这是他唯一可以玩电脑的时间。虽然爸妈总批评他“往电脑前一坐就不想动了”,可是他实在没什么可玩的,“有时间却找不到玩伴,有玩伴也不知道玩什么”。小文说,他也想让父母陪自己玩,比如打篮球,“可他们却一个比一个忙”。记者看到小文书桌上摆放着两张他小学五年级的照片,那时学校举办“六一”游戏活动,照片中的他正和同学们玩得兴高采烈,一头大汗。只想宅在家,干啥都没劲“这样发展下去会越来越严重!”王女士之所以在意此事,是因为最近听说同事张女士的儿子由于自闭症越来越严重,不仅拒绝上补习班,而且还出现抑郁症状,这让她对小文也心焦不安起来。上周日,王女士的同事张女士接受了记者电话采访。张女士是位“单亲妈妈”,儿子今年上初三。因为离婚的缘故,儿子上初二时转学跟随张女士居住。因为读的是重点校,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靠前,于是张女士给孩子报了周六周日3个课外补习辅导班。也许是因为转学的缘故,有一天儿子希望张女士给他买一部手机,但她没答应。没想到,此后儿子开始拒绝上补习班,周末待在房里上网,吃饭也回到自己的房间,不让张女士收拾他的房间。再后来,儿子出现了抑郁症状并有自残行为。这期间,张女士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请同学来家里玩、和他谈心,可每次同学都被儿子撵出去。“他在新学校的人际关系很差,几乎没有朋友。”张女士说,儿子经常奇谈怪论且玩世不恭:“补习班无非如此……老师无非如此……旅游无非如此……”无奈之下,张女士只能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助。上不完的“班”造成宅孩年9月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将近80%的家长将孩子的学习成绩视为他们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