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中药 https://m.39.net/pf/a_4361603.html专家研讨孙犁人文情怀与文学史意义从“清荷”到“淡菊”“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作家孙犁的短篇经典《荷花淀》,以诗意的语言打动了无数读者。今年是孙犁诞辰周年,11月24日,为纪念和缅怀这位文学大师,省内外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河北文学馆,以“孙犁:从‘清荷’到‘淡菊’”为主题,围绕孙犁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孙犁为文为人等展开讨论。出生于河北安平的孙犁是河北文学的骄傲。孙犁的文学作品不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迹,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作家和读者,同时也是考察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出版与海外传播的重要样本。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学者李同路,从国际视角探析了孙犁作品海外研究的现状和前景。他认为,孙犁在写作中常常用哲学思考观照具体而微的人生,以独立、真诚的态度写作,坚守文学立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我们要跳出文学来读文学。”孙犁研究专家、《孙犁年谱》作者段华强调,想要读懂孙犁应学会融会贯通,不仅要研读孙犁的作品,还应了解同时期其他作家的作品;不仅要阅读文学作品,还应阅读历史、哲学、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书籍,在更广阔的范围对孙犁为文为人进行考察研究。在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作家身份之外,孙犁还是一位报人、一位编辑。孙犁亲属代表、今晚报副刊部主任张璇从“严”与“宽”两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孙犁在天津日报工作时对于副刊的编辑思路。她谈到,孙犁从少年时期开始,对于书籍、报章的欣赏起点就很高,是取法乎上的。这种严格的标准,也体现在他的编辑思路中。孙犁主张副刊作品必须有明确的思想性,作品的思想性提高了,格调自然也就上来了;要深入生活、贴近实际,采撷鲜活的生活素材,真实反映现实中的人物和故事。而“宽”则体现在“广培新枝”上。青年时期曾受益于副刊的孙犁,在此后的编辑生涯中,非常重视青年作者的培养。进入天津日报工作后,他希望副刊“永远是一处苗圃”。在这方小小的苗圃中,新人新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生根发芽,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在内的一批青年作者从这里起步,走向全国文坛。“孙犁的精神是多维的,其特质是‘真诚不虚’。孙犁有着鲜明的文学风格,可以概括为‘鲁风荷韵’。”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孙犁传》作者苑英科认为,孙犁对国家和人民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对文学创作格外强调真情实感。“人们熟知的‘荷花淀风格’,只是孙犁文学风格的一角。孙犁一生以鲁迅为师,以人民为上,这是他文学创作的骨气和底气。他对文坛上的一些现象敢于批评,显现了思想家的深刻,这是他继承鲁迅精神,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和攀登的必然结果。”苑英科说。河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省作协副主席郭宝亮以《铁木前传》为例,深刻剖析了孙犁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解决之道,揭示出孙犁作品永恒的艺术魅力。河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李建周则重点分析了孙犁早期小说与世情传统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孙犁研究打开了全新学术视野,呈现出别样文化景观。(河北日报记者肖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