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外学者共话冯骥才与天津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今晚报

从文学创作和遗产保护两方面共同研讨

中外学者共话“冯骥才与天津”


  本报讯(记者高丽)由天津大学主办、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国际学术研讨会,昨天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中外专家学者线上相聚一堂,从文学创作和遗产保护两方面共同研讨作家与城市的相互影响,探究当代知识分子对家乡故土和家乡人民的责任,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年,冯骥才接过聘书成为天津大学的教授,将天津大学的事看作自己“天大”的事,也将自己的创作、抢救和教学放在这里,有力推进了学校文化建设和文科发展。年,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冯骥才用多年珍藏的艺术品、善本书籍,自己的画作、文学创作,把冯研院变成一座文化与艺术的博物馆,一所既关切社会又充满浪漫情怀的人文学院。年,冯骥才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原作第一次请进中国大学,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类绘画巨匠的49件原作在天津大学展出16天,让天大学子不出校门就能领略艺术的美妙与惊奇,吸引十万余名观众。不久前,第四届红叶季如约而至,同学们穿梭在秋色斑斓的冯研院,捡拾红叶、书写心愿、打卡拍照,这一冯骥才创造的充满诗意的“秋天的名片”,使天大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表示,冯骥才全面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情感上、使命上把保护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天职,守护着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17年来,天大冯研院建设了四个国字号的文化研究机构,即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中国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为我国民间文化、民族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研究提供了专业有力的学术支撑。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天津大学设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人才培养进入高层次、专业化的全新历史阶段。今年,第一批非遗学子正式入学,未来更多热爱非遗、志在非遗的有志青年有望活跃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与田野中,为非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米欧敏、越南翻译家周海棠等与会人士共同认为,喝着海河水长大,在天津度过了八十个春天,冯骥才的笔尖记录了天津的历史、天津的故事,描画了天津人的集体性格。他的足迹遍及天津的大街小巷,更见证了他为保护和弘扬天津文化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围绕“冯骥才与天津”这一主题开展研讨,研讨的不仅仅是冯骥才八十个春天的个人生命历程,更是通过他与天津的关系,通过研讨会的平台,让大家获得思想碰撞,启发新的灵感,开拓新的视野。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副教授罗季奥诺夫表示,依旧记得冯骥才对俄罗斯的访问和在圣彼得堡大学的演讲,以及他在天津大学举行的精彩学术交流会议。冯骥才的40多部作品已被翻译成俄文,相信在未来几年,他的新小说也会走进俄罗斯,进一步加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文学交流。


  八十岁是一个人个体生命中重要的节点。冯骥才曾把自己的人生比喻为一条江河,并用《冰河》《凌汛》《激流中》《漩涡里》四部自传作品,记录了自己五十年的文化人生。步入人生的第八十个年头,他说自己有了一种“静水流深”的新感觉。“还是在大河中央,但沉下来了。目标依然在前面。”坚守文化保护、坚定教育情怀、坚持为国育才,是冯骥才为之不懈努力的事业。冯骥才仍将大步流星,拉着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这“四驾马车”笃定前行。


  图为冯骥才在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张立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